對此,專家表示,充電樁分布範圍比較廣,單樁的運維成本相對較高,收益卻相對較小,如果收益成本不匹配,企業維修保障也就不那麼及時。
還有讀者反映,有的公共充電樁充電速度慢,希望建設更多快充樁。據瞭解,現階段充電樁主要分為直流充電樁和交流充電樁,即快充樁和慢充樁,一次性充滿電,兩者相差8小時左右。但目前大部分的公共充電樁還是慢充樁。某車企汽車能源業務部部長陳保江表示:“主要是受場地電容量的制約,無法安裝大功率充電樁滿足快速充電需求。電量增容成本較高,建設也比較緩慢,難以迅速鋪開建設快充樁。”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充電樁之間還存在使用門檻。“小區裡有10多個充電樁,外形看起來都一樣,但有的是使用電卡刷卡充電,有的是使用小程序掃碼充電,兩種方式還不能互通。”江蘇淮安市讀者朱先生表示,有的新能源車車主不得已註冊綁定了好幾個手機軟件。據瞭解,這是因為充電樁背後是不同的運營商。目前,我國各類充電樁運營企業已超過3000家,其中公共樁保有量超過1萬台的企業就有17家,不同運營商使用不同的繳費方式,這也給消費者帶來不便。
多管齊下合力推進充電樁建設
“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引導企業聯合建立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平台,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與統一結算”“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導多方聯合開展充電設施建設運營”……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大力推動充換電網絡建設,為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提供了政策支持。
“城市公共充電樁建設難點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停車位緊張、空間局促、線路改造難度大等問題都制約充電樁建設。”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楊東朗建議,一方面充分利用機關企事業單位現有的停車場建設充電樁,並適度向社會開放;另一方面,應在交通樞紐如地鐵口、火車站、公交場站等附近建設充電樁。
一些地方進行了積極探索。四川成都市在老街區路側泊車位試點建設“智慧多功能杆+充電樁”項目,靠路燈杆就能實現泊車充電、照明等多項功能。雲南昆明市建設行政中心充電樁群,每天可為2700輛新能源汽車提供充電服務,並對社會車輛全面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