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推進科技自立自強要堅持系統觀念
http://www.crntt.hk   2023-03-06 09:03:14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解決外國‘卡脖子’問題”“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形成良性循環”“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設計,實現有效貫通”“堅持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一體部署,推動深度融合”。這為我們堅持以系統觀念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鄭世林文章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要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形成良性循環。在大國科技競爭日益加劇的格局下,我們越發認識到,科學和教育發展才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所在。強大的科學發明能夠為技術創新提供理論源泉,一流的教育水平有助於培育出傑出的科學家、一流的企業家、優秀的研發人才和工程師,進而推動經濟創新發展。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不僅有助於造就世界級科學技術人才,也有助於增強中國對世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要著力把中國建設成世界級的科學和企業人才中心,提升中國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實力,為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提供人才保障。教育、科技、人才的發展水平決定一個國家的創新發展能力,但人才強、科技強並不意味著產業強、經濟強,基礎研究與成果轉化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助於推進教育發展、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之間形成良性循環,讓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

  文章指出,創新是一個系統聯動工程,必須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設計,實現有效貫通。原始創新是最具根本性和革命性的創新,也是所有創新成果的支撐和基礎;集成創新和開放創新是關鍵,能夠快速推動創新資源的集成融合,並提高創新成果的應用轉化。三種創新模式相輔相成,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目前,中國不僅“從0到1”的原始創新成果較少,而且高校科研院所基礎研究與經濟社會需求結合不緊密,各創新主體協同能力不足,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和產業化的鴻溝較大。破解這一問題,既要突出高校和科研機構科學研究成果的原創性,加大原始創新力度,也要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提高集成創新水平,還要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國際範圍內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科技合作戰略,與世界主要創新國家開展多層次、廣領域的科技交流合作,積極參與並構建多邊科技合作機制,形成一條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開放創新相互促進、相互銜接的創新鏈條。

  文章強調,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環環相扣,必須一體部署,推動深度融合。人才是創新的基礎和支撐,衹有築起牢固的人才鏈,才能實現人才鏈—創新鏈的有效貫通,從而賦能於產業;而一旦產業鏈打造成功,也將反過來促進人才鏈、創新鏈變得更加堅固更有韌性。衹有實現三鏈一體部署、深度融合,才能推動經濟持續發展。一方面,要圍繞產業鏈構建人才鏈,進而為創新鏈賦能。各地要立足本區域產業發展的優勢和特點,制定相應的特色產業創新人才集聚的總體規劃,為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要始終堅持人才引領發展,兼顧科技創新發展需要,面向重點高科技產業引進、培養和用好人才,打造一批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從而推動人才與區域產業發展一體謀劃。另一方面,要依托人才鏈銜接創新鏈,從而推動產業鏈發展。要充分發揮高校對人才的承載作用,大力推進重點領域基礎學科建設,同時搭建一流的產學研聯動平台,引導人才為產業轉型升級獻智獻力。要完善人才考核評價系統,充分釋放科研人員的研究潛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和專利創新產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協同發力,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