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在的瞭解,流浪行星產生的方式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它們本身形成的時候就祗有行星本身。而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該行星是從恒星系統當中被‘拋射’出來的。”苟利軍舉例,如果一顆較大的恒星在太陽系附近,就有可能在引力的作用下,使太陽系最外側的行星偏離原有軌道,並最終脫離太陽系。
《流浪地球2》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梁文傑則提供了另一種假設:大的恒星在演化末期會經歷一次劇烈爆炸,即超新星爆發,並拋射出大量的星際物質。“恒星附近的行星就可能在此時被拋出原有的軌道,變成一顆顆流浪行星。”
近年來,隨著觀測技術的提高,流浪行星不斷被人類發現。2018年8月,美國科學家證實,一顆質量約為木星12倍的行星在距離地球約20光年的地方獨自流浪,並不依附於任何恒星,是使用射電望遠鏡發現的首顆流浪行星。
2020年,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撰文指出,他們借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其“體重”約為地球的10%。
“流浪行星不發光,所以很難被探測到,它們被發現往往緣於一個偶發事件,所以被探測器關注的時間非常短暫,這也導致了目前人們對流浪行星的研究十分有限。”苟利軍表示,根據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尚無法判斷流浪行星上是否有生命。
梁文傑分析,生命的存在除了需要構成生命體的元素,例如氨基酸、碳、氫等物質,還需要適宜的溫度。“宇宙的演化有時會將一些有機物拋射到星體上,而有機物存活,需要適宜的溫度。流浪行星不發熱,也沒有恒星為其提供熱量,所以會不斷降溫,直至降低到宇宙最低溫度,這樣的低溫是很難孕育生命的。”梁文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