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暫時‘離家出走’再重返家園是可行的。可地球需要先加速離開原有軌道後再減速,速度調節的過程會很漫長,而且這會消耗地球上巨大的能量,工程浩大。更何況,重返地球目前的軌道、逼近太陽的過程,也存在風險。”梁文傑說。
而如果放棄太陽,尋找其他恒星,也將面臨更大挑戰。苟利軍認為,假如地球另擇宇宙“栖息地”,選擇新的恒星環繞運行,就意味著要“適應”一個新的行星軌道,那麼進入軌道的速度、方向、能量等都需要精準測算,人類現有的技術在短期內難以實現行星級天體的入軌。
核聚變會是更好的“流浪”方案嗎?
影片中,人類試圖通過移山計劃、方舟計劃、逐月計劃、數字生命計劃在末日來臨時尋找生機。最終,上萬座巨大的行星發動機,成為推動地球開啟“流浪之旅”的希望。
梁文傑為影片中的行星發動機、月球發動機、逐月計劃的物理效應以及月亮爆炸方式等內容提供過建議,他表示:“從藝術上來說,影片中的地球‘流浪’方式是一個偉大的想象,但從目前的科學水平來說還很難實現。”
梁文傑解釋:“地球本身不是一塊堅硬的石頭,地殼下40—70公里處是熔岩,有點類似於雞蛋的結構。如果想驅動1萬多座發動機,僅耗時百年來推動地球‘行走’,發動機對地球產生的壓力,是地球承擔不起的,會把‘雞蛋’的殼擊碎。而如果發動機緩慢加速逐漸達到最大功率,那地球‘流浪’的時間將更長,甚至要成千上萬年的時間。在‘流浪’期間,地球會發生什麼、遭遇什麼,人類文明又將經歷什麼,都很難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