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鎮化的趨勢將逐步展開
文章表示,由於中國城鎮化跨越式發展的特徵,城鎮化在區域之間的發展很不平衡,總體上會出現發展階段叠加的現象,即在城鎮化總體上尚未完成人口從鄉村向城市集中的階段和郊區化階段的時候,逆城鎮化現象已經在一些地方開始大量產生,並預示著未來的發展趨勢。這些先兆包括:一是鄉村休閑旅遊人數增勢迅猛,近年來每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遊客達數十億人次,形成幾千億元的消費,當然目前受到新冠疫情的很大影響;二是由於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昂,從大城市到鄉村異地養老的現象越來越多,全國各地氣候宜人、舒適安逸的鄉村和小城鎮,以及越來越多的“康養中心”湧現;三是城裡人因各種原因到鄉村、小城鎮長期居住,使鄉村生活重新活躍起來;四是一些進城農民工、中高等院校畢業生、退役士兵以及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創業和就業,推動了鄉村的農業與非農產業的融合發展。
即便是我們根據現在的預測,到2035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75%左右,按總人口計算也還有約3.5億人是鄉村居民。但那時,鄉村常住居民中的相當一部分已經不再是農民,這些鄉村外來人員將成為推動鄉村生活復興的重要力量。中國無論是在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供、產業融合發展政策上,還是在破除城鄉分割的制度安排上,都需要為未來的逆城鎮化趨勢做好準備。
改革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是一個長期過程
文章指出,對戶籍制度改革大的方向已經基本形成共識,就是逐步放寬對鄉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限制,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迄今為止,絕大多數學者對戶籍制度弊端的分析,都集中在戶籍制度限制和阻礙勞動力和資源的有效配置,不利於城鎮化的發展,也加劇了社會不平等。但事實上,城鎮化發展到現階段,戶籍制度弊端的另外一面也逐步顯示,就是也限制和阻礙了城市人口向鄉村的流動和逆城鎮化趨勢的形成。所以,戶籍制度改革的任務,應該包括促進城鄉之間的人口和資源的雙向流動,為城鄉一體化發展做好制度安排。
戶籍制度改革的主動權在城市自身,城市發展的人才和勞動力需求形成戶籍制度改革的動力,而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則形成戶籍制度改革的財政壓力,所以,戶籍制度改革的進度是這種動力和壓力的比較。當前在經濟增長下行、地方財政收入增長放緩情況下,戶籍制度的改革也會成為一個長期過程。
城鎮化進入全面提升發展質量的新階段
文章認為,中國城鎮化已經處於快速發展的中後期,儘管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增大,但城鎮化動力仍然強勁,蘊含著巨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中國從2012年開始,提出了“新型城鎮化”的理念,這標誌著中國的城鎮化進入全面提升發展質量的新階段。
新型城鎮化的“新”,主要體現兩個方面的新要求。一個是“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的新要求,即城鎮化不僅是物理空間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更是全體人民走向高品質生活、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這方面城鎮化推進的重點是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過程,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鏈條等向鄉村延伸。另一個是城鎮化“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要求,這實際上意味著中國的城鎮化已經終結了粗放式擴張的發展階段,從土地使用、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能源低碳、數字化治理到垃圾分類、“廁所革命”、背街小巷整治等,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都成為城鎮化的“硬約束”。當然,對於中國來說,人們對新型城鎮化也具有一種期待和厚望,即城鎮化能夠繼工業化之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綜上,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成為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在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的同時,也因為自身的國情形成一些特殊的鮮明特徵和嚴峻挑戰。在未來一二十年的發展中,中國城鎮化在把握機遇和應對挑戰中的選擇,也將成為決定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關鍵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