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县城为载体补齐城镇体系存在的短板,最终提高城乡融合发展的能力。 |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兩大戰略過程中,城鄉融合發展程度遠遠不夠,已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短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已進入以城市型社會為主體的新時代。但是,也要看到,中國的城鎮體系亟待優化,經濟要素和資源過於向大城市集中,導致土地城鎮化率快於人口城鎮化率,“大城市病”與中小城市發展動力不足並存,農民工難以融入城市,影響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和以城帶鄉的能力。
經濟日報發表編委孫世芳文章表示,以縣城為主要載體推進城鎮化建設,就是要破解當前城鎮體系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問題,進一步優化城鎮結構,推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以縣城為載體補齊城鎮體系存在的短板,最終提高城鄉融合發展的能力。
文章分析,從世界城鎮化發展規律看,城鎮化是人口、產業及其相關經濟要素不斷集聚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城鄉融合發展的過程。在城鎮化初期,集聚能力大於融合能力;在城鎮化中後期,區域融合發展能力則越來越強,形成以城市群和都市圈為主要形態的城鄉區域空間布局。當前,中國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城市群。城市群的城鎮體系是否合理,決定區域協同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的能力。以京津冀城市群為例,在城鎮體系上仍存在大城市太大、中等城市少、小城市規模小沒特色的狀況,後者導致農民就近就業、就地就業的空間較小,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的能力較弱。縣城是城鎮體系的基礎和根脈,是優化城鎮體系、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最緊密的區域單元,建設一批有特色、有活力、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縣城,符合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規律。
文章指出,縣城雖小,作用巨大。在觀念上、行動中要不斷提高認識、加快發展。立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背景,在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兩大戰略的交匯處,規劃藍圖、發展產業、深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