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自從第一輛汽車完成軟件在線升級以來,智能汽車變得越來越像智能手機一樣,具備了快速學習、持續成長的能力,也讓汽車這個傳統概念中的單一功能型產品,轉變為服務型產品。而隨著監管措施的不斷完善,這條眾人蒙眼狂奔的賽道終於被戴上了“緊箍咒”。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信部裝備中心”)官網發布《關於開展汽車軟件在線升級備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進一步規範汽車軟件在線升級(以下簡稱“OTA升級”),對獲得道路機動車輛生產准入許可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及其生產的具備OTA升級功能的汽車整車產品和實施的OTA升級活動,應進行備案。申請主體應是汽車整車生產企業。
有統計顯示,2021年,中國主流智能汽車產品的OTA更新平均周期大約僅為兩周。一方面,這些OTA升級為用戶帶來了新的功能體驗,讓人們對於“智能汽車常用常新”“軟件定義汽車”的憧憬成為現實;但另一方面,由於此前監管措施尚不健全,有車企通過OTA升級偷偷改變車輛的多項參數,甚至出現了有車企在未告知用戶情況下“鎖電”而引發的維權事件。
戴上“緊箍咒”後的汽車OTA升級還能否成為智能汽車的核心賣點?消費者和車企分別需要怎樣的OTA升級?在社會各界期待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之時,在智能電動汽車被寄予厚望的今天,回答上述問題顯得格外重要。
為何要給汽車軟件在線升級戴上“緊箍咒”
《通知》對規範汽車OTA升級的要求主要有五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