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面”:民生底線能否兜牢?
一組組經濟“賬面”數據,一幅幅“市面”場景,終究要體現在“人面”上,這就是老百姓獲得感多少的真實體現。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之時,就業形勢面臨著嚴峻考驗——
經濟遭遇挑戰,首當其衝影響就業。今年需要就業的城鎮新增勞動力約16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達1076萬人,創歷史新高。還有上億農民工要打工撐起一家生活,許多人需要再就業。形勢嚴峻、就業不易。
記者調研了解到,部分企業用工需求收縮、招工放緩,甚至出現減員裁員。智聯招聘、前程無憂、58同城等網絡招聘機構均反映,前兩個月就業形勢平穩,但3月份數據掉頭向下,使得一季度整體就業景氣度偏弱。旅遊、房地產、教育培訓、互聯網等行業招聘需求明顯下滑,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問題突出。
就業連著收入,關係著每個家庭的生活。西安一家大型商場的服裝店店員陳女士說,受疫情影響,整個商場不時關閉停業,自己的收入跟隨客流量大幅下滑。
穩就業,是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安排617.58億元,比去年增加51.68億元,在穩大盤中努力托住全年1100萬人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目標。
抓關鍵。對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特困行業實施緩繳社保政策;顯著提高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最高可至90%;允許再拿4%的失業保險基金結餘用於技能培訓,向困難中小微企業發放留工培訓補助……“真金白銀”惠企業、穩用工。
穩重點。發布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的政策舉措,部署為高校畢業生提供200萬個高質量就業機會;組織“春風行動”為務工人員、脫貧人口等提供就業服務……保障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全力穩住就業大盤。
擴空間。完善靈活就業政策,在北京等七省份及出行、外賣等行業的七家互聯網頭部平台企業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讓新就業形態解燃眉之急,發揮就業“蓄水池”作用。
越是遇到困難,越要兜牢兜好民生底線,確保百姓有獲得感、安全感——
4月1日起,四川、湖南、福建、重慶等多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按照這一新政,四川成都一位製造企業的保潔員石女士,每月底薪將上漲320元,加班費也會有所提高,合計每月收入能漲將近500元。
鼓“錢袋子”、護“藥罐子”、穩“菜籃子”,對百姓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意義重大。越是特殊時期,越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教育、醫療、養老、育兒等民生之需,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
針對急難愁盼問題,今年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迎來“18連漲”;推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可按照每個每月1000元的標準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將群眾關注的骨科耗材、種植牙等納入集中採購,降低群眾看病負擔……
針對疫情帶來的短暫困難,延續執行失業保險保障階段性擴圍政策,向廣大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向失業農民工發放臨時生活補助;針對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還房貸的居民,包括五大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可提供包括延後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調整賬單計劃等在內的服務支持……
針對特殊群體和困難群眾,今年安排救助補助資金1546.83億元,較去年增加70.62億元;加大保供穩價力度,及時做好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殘疾人、困境兒童等救助工作;推動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不低於3000萬人,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失業返貧的底線……
人心齊、泰山移,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用雙手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發展的根本力量。前行中儘管有困難、有壓力,但依靠團結奮鬥,面對廣闊的發展前景,有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小目標不斷堅持,日子就更有奔頭。
當一些海外媒體渲染中國防疫政策使脫貧人口面臨返貧風險時,各個地方的成千上萬名基層幹部已經忙碌在防止返貧、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第一線。
加強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保持小額信貸政策連續穩定、支持開發公益崗位臨時安置……吉林省出台11條政策措施防範化解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面臨的風險隱患。隨著疫情好轉,吉林已有近十萬滯留農民返鄉備春耕,努力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我們計劃到2025年達到1024位量子比特,時間寶貴,每一天都不能浪費。”作為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輪值董事長,“90後”孔偉成和200多人的團隊夜以繼日堅守在研發一線。
身處疫情影響最重的娛樂服務業,魅KTV全國200家門店已有140家暫停營業。“短暫的‘倒春寒’終會過去。”創始人吳海說,“現在關鍵是疫情早日實現動態清零。只要疫情控制住,大概一個月生意就會反彈,也能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門店能從兩年前的幾十家發展到現在的200家。”
此時此刻,在抗疫一線,無數醫護人員、社區幹部、下沉黨員、志願者、快遞小哥日夜奔忙,同堅守的億萬群眾一起,築起中國抗疫的堅固防線。
上海,匯聚近5萬名醫務工作者和核酸檢測的力量,疫情防控攻堅戰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此前消息顯示,疫情的傳播指數由當初的2.27下降到1.23,早日實現社會面清零的目標已越來越近……在疫情防控穩定可控地區,一批重點項目抓緊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