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統一大市場”打通中國經濟任督二脈
http://www.crntt.hk   2022-04-16 11:34:30
2020年4月29日拍攝的武漢光穀大道立交橋。
  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近日,中國決策層出台的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頂層設計引發了海內外輿論關注。有觀點將其解讀為了中國不再依賴海外市場的信號,有聲音認為中國要重回“計劃經濟”老路。究竟中國要建設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什麼?

  美國《僑報》4月14日載文《“統一大市場”打通中國經濟任督二脈》,文章說,按照頂層設計方案,中國旨在通過“統一的市場基礎制度”“統一的聯通流通體系”“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統一的商品和服務市場”“統一的監管體系”等努力,建設一個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由大到強的全國統一大市場。“計劃經濟”不可能高效、公平、開放,也不可能統一、強大,認為中國這次“改革”是計劃經濟,顯然屬於誤讀。

  在中國之前,世界上已有不少主要經濟體致力於打造統一大市場。美國獨立之初,一些州為保護本地企業對其他州商品設置了“噸位稅”“過境稅”等隱形或顯性障礙,聯邦政府通過建章立制、發展鐵路交通等努力破除了地方貿易壁壘,促成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形成;20世紀90年代,歐盟也通過四大自由(商品、服務、人員、資本)、啓用歐元等統一規則將分散的歐洲整合統一。

  中國建設全國統一市場,是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需要。百年大變局叠加世紀疫情下,逆全球化思潮持續抬頭,“黑天鵝”不斷湧現,國際環境面臨著越來越多不確定性。近期的俄烏衝突又為這個不確定的世界增添新的變數。釋放“內循環”活力,可以增強中國經濟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中國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對現有市場體制的優化。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已構建了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但市場欠規範、標准不完善、規則不公平等導致中國經濟無法充分循環的堵點依然存在。近年中國也嘗試通過“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區域一體化戰略突破“行政區經濟”藩籬,但由於缺乏超脫地方利益協調、成本共擔等機制,很多顯性或隱匿性的制度頑疾依舊難除。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