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穩健有效宏觀政策熨平經濟波動
http://www.crntt.hk   2022-03-24 08:05:25
面對複雜環境,要提高宏觀調控前瞻性和針對性,統籌處理好跨周期調節和逆周期調節。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2年的中國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並強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可以說,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在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之下,貫徹落實“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的必由之路,有利於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支撐。

  光明日報發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周躍輝文章表示,從需求方面看,居民消費受局部散發疫情持續擾動,投資穩定增長面臨一些要素制約;從供給方面看,產業鏈供應鏈仍有一些堵點卡點,企業綜合成本上漲壓力依然存在,下游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從預期方面看,全球疫情走勢存在很大變數,經濟運行存在不確定性,市場預期和企業信心出現一定波動。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面對複雜環境,要提高宏觀調控前瞻性和針對性,統籌處理好跨周期調節和逆周期調節。

  宏觀經濟學經典理論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長呈現出此起彼伏、周而複始的有規則的運動軌跡,經濟繁榮時期表現為波峰,經濟衰退期表現波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經濟周期”。凱恩斯的經典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指出,經濟在經歷了蕭條和復甦之後,又進入繁榮階段。到了繁榮後期,當資本邊際效率重新崩潰時,危機又會突然發生。這就是經濟周期。雖然理論界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長究竟是否存在周期還存在爭議,但通過適當的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熨平經濟波動,已經成為大多數經濟學家的共識。

  所謂“跨周期調節”是指實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或稱為總需求管理政策)時,並不局限於某一個經濟周期,而是從數個經濟周期的角度來施策,以達到熨平經濟波動的目的;而“逆周期調節”則是指一國政府從一個經濟周期的角度,綜合使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等穩定政策,以平抑短期經濟波動,從而實現經濟的短期平穩運行。

  文章指出,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要實現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機結合,應做好三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第一,綜合實施跨年度政策。財政部的數據表明,2021年四季度發行的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主要在2021年年底和2022年年初使用,與2022年發行的專項債形成“1+1>2”叠加效應,這是綜合實施跨年度政策的典範。此外,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減稅降費、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等政策將在2021年年底至2022年發揮作用,充分體現跨周期調節要求。當然,謀劃2022年的經濟工作,還要著眼2023年,著眼“十四五”時期甚至更長時期,提前做好準備,推動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早出台、早落地、早見效。

  第二,強化政策的集成效應。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們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切實加強政策統籌協調,強化政策預研儲備,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一方面,要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聯動,推動財政、貨幣、就業政策和產業、投資、消費、社會、環保、區域等政策形成系統集成效應;另一方面,要積極做好政策出台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評估,及時出台有利於穩定經濟運行的政策、有利於激活力增動力的改革舉措,慎重出台有收縮效應的政策。

  第三,加強政策工具箱的儲備工作。貨幣政策方面,一是繼續用好專項再貸款政策;二是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作用;三是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銀行的支持作用;四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整體市場利率下行。財政政策方面,可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可考慮繼續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此外,要繼續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加緊做好重點項目前期準備和建設工作。

  概而言之,“跨周期調節”的“跨”體現在政策跨年度安排上,“逆周期調節”的“逆”體現在對經濟周期波動的反作用上,就是要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總需求管理政策工具,做到跨周期和逆周期調控政策有機結合。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