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擴大內需,並出台一攬子政策,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快投產、早達效。會議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實施102項重大工程和專項規劃重點項目,盡快將1.2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落到具體項目。這對當前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李佐軍、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研究員田惠敏文章表示,近年來,中國深入挖掘和激發國內市場需求潛力,居民消費正在擴容提質,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國內大市場逐步形成。在居民消費擴容提質方面,居民收入穩步增長: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128元,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與GDP增長基本同步。在投資結構優化方面,城鄉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生態環保等領域短板弱項加快補齊。在國內大市場方面,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加快。
文章稱,擴大內需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還面臨不少制約和挑戰。一是供需結構不匹配阻礙需求潛力釋放。中國生產能力大而不強,無效和低端供給過剩問題仍然存在,中高端供給仍顯不足,多樣化、個性化、高端化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二是收入分配差距制約最終消費能力。三是市場體系不完善制約資源配置效率。國內統一大市場尚不健全,商品、服務、要素流動存在體制機制障礙。
文章強調,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而擴大內需關鍵是要發揮好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發揮好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重點實施三方面擴大內需政策:一是完善財稅、金融政策支持。要在統籌防範化解相關領域風險的前提下,聚焦短板弱項,統籌用好財稅、金融新政策,加大對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持力度。要強化財政支持內需,加強各類財政資金的統籌銜接,加大財政公共產品投入力度,增強居民消費信心。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完善與擴大內需相適應的金融環境。二是優化要素市場化配置。要打破妨礙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各種壁壘,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範圍,健全要素市場體系,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三是健全高標準市場體系,規範市場秩序。要培育優勢市場主體,夯實市場體系基礎制度,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科學的標準體系,拓寬市場縱深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