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5月15日,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朱立倫到廈門參加海峽論壇,並於當晚接受《廈門日報》記者年月(右二)專訪,這是他在大陸的首次亮相。(圖片來源:台海雜誌) |
這些品牌各呈特色、精彩紛呈,為兩岸新聞交流做出了積極的、有益的探索。我們的經驗先後在國家重點期刊《中國記者》《新聞戰線》《中國報刊》《中國新聞出版報》等刊發,全國許多同行紛紛到廈門日報社取經。
《台海》:在這個過程中,雖有所成,但有沒有讓您比較遺憾的事情?
李泉佃:也有遺憾,最大的遺憾是,廈門作為兩岸交流的橋頭堡,廈門日報一直爭取在台駐點採訪,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台海》:台海雜誌社創辦於2006年8月,由廈門日報社主管,創刊時被新華社譽為祖國大陸第一本同時面對兩岸的專業涉台雜誌。當時,創刊的出發點是什麼?
李泉佃:《台海》雜誌的創刊,《台海》雜誌能有今天的成就,要感謝兩位領導。一位是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洪碧玲。可以說,她才是《台海》雜誌的“創刊人”。
2005年12月,洪部長把我叫到辦公室,跟我說,廈門是祖國大陸對台交流的前沿陣地,廈門與台灣有“五緣”關係(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新聞媒體要在推動閩台、廈台交流交往,推動祖國和平統一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從目前看,廈門,乃至整個福建,還沒有一本專業對台宣傳的雜誌,希望廈門日報社要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當然,一定要深思熟慮,要先謀而動。尤其是要有一支熟悉台灣、熟悉對台政策的隊伍。洪碧玲部長讓我回來好好調研,呈交一份可行性報告。很快,我們就搭建了一個班子,專門擬出報告。洪碧玲部長還親臨報社,聽取我們的匯報,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另外一位領導是時任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外宣辦主任朱清。朱部長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決策果斷。當我到省委宣傳部向他匯報,我們要辦一本對台宣傳雜誌,希望得到部裡支持,能夠批准一個外宣刊號給我們時,他二話沒說,就在我們的報告上簽字同意。此後,朱部長又多次到廈門日報社調研雜誌辦刊情況,給予雜誌辦刊方向許多幫助。
當然,我們也要感謝國台辦、省台辦、市台辦多年來對雜誌不離不棄的關心、指導、支持,其間,時任海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銘清更是親力親為,經常為台海雜誌組稿、寫稿。
《台海》:您如何評價兩岸新聞交流的意義?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李泉佃:第一,兩岸新聞交流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事實已經證明,兩岸新聞交流在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方面的作用是重要的,也是顯著的,尤其是在兩岸關係長期不正常的狀態下,兩岸新聞媒體在相互的採訪交流之中,肩負起兩岸溝通、認知、釋疑解惑的重責大任。
新聞記者是站在時代船頭的瞭望員,是了解社會民情的尖兵,也是兩岸同胞感情的傳遞員,透過記者的筆端,使隔絕近半世紀的海峽兩岸之航船終能不脫民意與時代潮流的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