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面對經濟下行趨勢,傳統的政府調控思路是上大項目、搞大投資。對地方政府而言,這種策略最省事,也最容易見效,但財政實力能否提供支撐?長遠的發展後勁能否增強?是否對其他行業、企業具有持續的拉動作用?這需要綜合評估。
北京日報發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文章稱,當前,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大關。如果沒有高水平的人力資本積累,沒有高素質的國民,就難言高質量發展,甚至連存量財富都可能守不住。
文章指出,當前的政策思路,應該從傳統的圍繞“物”去找項目的老套路中跳出來,轉向以“人”為中心,圍繞“人”去找項目,包括人的技能、人的健康、人的流動等方面,通過一攬子政策方案,把人的潛在需求挖掘出來。這才能滿足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內在邏輯。
具體來說,為應對居民就業壓力,特別是大學生、低技能工人等特殊群體就業不充分的問題,應積極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對失業者、待業者開展針對性培訓。政府在這些方面要做好規劃引導、組織協調工作,並提供適當的財政補貼,確保資金真正用於人力資本的提升。可考慮通過發放培訓券、創業券等方式來替代傳統的消費券,從長期來說,這更有利於促進人力資本積累與提升。因為消費券通常只是著眼於經濟的短期刺激,但不能從長遠、從根本上解決消費動力不足的問題。而利用“培訓券”對失業者、待業者提供大規模培訓服務,既能解決眼前的消費不足問題,擴大社會總需求,還有助於提升勞動技能、加快人力資本積累,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高質量發展奠定廣泛的人才基礎。顯然,發放培訓券、教育券比發放消費券更富有內涵,更能增強發展後勁,也更有利於實現眼前和長遠的有機結合。當然,兩種策略也可以結合起來,比如,凡領取消費券或失業救濟金的健康勞動力,必須同時接受教育培訓。
另外,政府的調控政策還需圍繞人的健康做文章。疫情衝擊,暴露出中國健康管理以及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還存在諸多短板。我們要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質,讓大家少生病,避免因病致貧情況的發生,這也是加快人力資本積累的重要內容。
最後,宏觀調控政策還需圍繞人的流動做文章。要從傳統的“四面開花、廣鋪攤子”轉為聚焦中心城市、城市群來考慮問題。當前,中國的城鎮化尚未完成,大量農村人口遷入城市,但他們享受的公共服務是不均等的,無法真正做到“人到哪兒,公共服務就提供到哪兒”。比如,農民工子弟上學仍與當地戶籍居民之間存在機會差距的問題。
文章強調,宏觀政策從這些方面下功夫,有利於促進社會平等和機會公平,為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創造條件。如果群體性能力差距過大,在起點上就無法實現公平,在初次分配中就會形成顯著收入差距,從而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構成威脅。並且,這種因能力鴻溝造成的分配差距,是難以依靠政府的再分配工具來縮小的。因此,中國經濟保持韌性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必須緊緊依靠高質量的人力資本以及能力鴻溝的有效縮小來支撐,這應該成為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