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經濟視角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http://www.crntt.hk   2021-08-26 08:23:14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經濟日報發表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鳳義文章表示,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鬥得出的歷史結論。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每個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我們黨的百年征程雄辯地證明,我們建設的現代化,必須是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中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將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貢獻。

  面向未來,從經濟視角出發,深入分析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內涵和特點,進一步釐清中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的方向,有助於我們在新征程上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在這條康莊大道上更好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文章稱,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深厚基礎和最大底氣。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鬥。”這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堅定立場。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在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兩種制度條件下,現代化的內容也有所不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不同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不僅注重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而且還要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是我們建設現代化的根本目的所在。圍繞這一根本目的推進現代化建設,就必須站穩人民立場,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人的全面發展。

  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章指出,人類社會究竟該如何推動現代化建設,迄今為止並沒有什麼標準模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謂的現代化,既有成功經驗,也有失敗教訓。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曾一味模仿發達國家的現代化路徑而遭遇挫折。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推進現代化,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當前,中國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根據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的新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採取更加精准務實的舉措,切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立足新發展階段。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黨明確階段性中心任務、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也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我們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這標誌著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當前,中國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需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我們建設的現代化是遵循高質量發展規律的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要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實現質量和效益有機統一;堅持協調發展理念,解決好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不平衡問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然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推動實現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打通國內經濟大循環,在與世界經濟的循環中邁向產業鏈中高端,將推動現代化建設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