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 |
中評社╱題:“弘揚中華文明 建設文化強國——第七屆中華文化論壇綜述” 作者:梁浩執筆,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
2021年12月16日,第七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論壇由北京大學主辦,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合辦,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文旅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由於疫情防控需要,本屆論壇采取全方位雲會議形式,綫上綫下結合,北京大學設主會場,台北、高雄和北京郊區共設3個分會場。論壇繼續得到了中共中央台辦、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以及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的大力協助和支持。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特地發來賀函,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黃志賢、中華文化總會原會長劉兆玄、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等領導嘉賓視頻致辭。原文化部部長蔡武、國務院台辦原副主任王在希、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陳立、總政歌舞團原副團長李福祥少將、中國科學院原辦公廳主任柳懷祖等在北京郊區分會場出席論壇。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思想界、學術界、教育界、文化藝術界、新聞界150餘位專家學者以視頻連接、分會場參與、提前錄制視頻、提交論文等多種形式參與論壇。論壇收到論文70餘篇。
據論壇組委會負責人、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教授介紹,本屆論壇以“弘揚中華文明,建設文化強國”為主題,是為了更好貫徹落實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與祖國和平統一。論壇整體由主論壇、大會演講和3個分會場互動討論三大板塊構成,專家學者就“兩岸共建‘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新時代建設文化強國新路徑”及“兩岸藝術交流”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共同研討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背景下,兩岸同胞如何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兩岸心靈契合,建設文化強國,并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言獻策。
現將與會部分領導和專家學者的主要觀點綜述如下,以饗讀者。
一、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傳承共同瑰寶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為論壇開幕發來的賀函指出,中華文化論壇創辦至今,秉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初心,為兩岸共議中華文化固本開新、共促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賀函強調,兩岸同胞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決反對形形色色的“去中國化”等“台獨”圖謀,進一步密切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促進中華優秀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攜手推動中華文化守正創新、繁榮發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祖國完全統一的進程中共同鑄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黃志賢視頻致辭時說,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舉辦中華文化論壇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本屆論壇以“弘揚中華文明,建設文化強國”為主題,體現了海內外中華兒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彰顯了中華文化連接兩岸同胞心靈的精神力量。兩岸中國人擁有共同的中華文化基因,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從根子上講,是對歷史的尊崇,是對民意的順應,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體現,更是對民族大義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捍衛。兩岸同胞是一家人,親人之間沒有解不開的心結,中華文化海納百川,必將在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中發揮巨大作用。
中華文化總會原會長劉兆玄對在當前疫情下成功舉辦中華文化論壇表示祝賀,認為論壇在目前兩岸文化交流與和平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視頻致辭中他闡述了中華文化中王道思想的當代價值,認為王道思想具有一定的普世性和普適性。他并通過多年來他倡導的王道指數系統,闡述其對於當前時空背景下的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重要作用。
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致辭表示,北京大學發起創設中華文化論壇,希望依托北京大學和兩岸高等院校的學術資源、文化底蘊,集合兩岸教育界、文化界、學術界的精英翹楚,共同就中華文化的守正創新進行充分討論,以推動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他還希望兩岸同仁能以中華文化論壇為契機,在哲學、藝術、文化產業、大衆傳播等多元議題上開展良好合作,做好跨學科、綜合性的研究與實踐,推動形成新的合作模式和交流機制,不斷豐富和完善中華文化全方位的知識體系,產出更多高質量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成果,碰撞出更多火花。
東方國粹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孫浩茗認為,文化是推動兩岸融合的紐帶。有了共同的文化,有了共同的語言,有了共同的思維,所以兩岸統一勢不可擋、勢在必行。兩岸統一最好的方式是和平統一,主導權在大陸,什麼時候統、什麼方式統都是大陸說了算,但是主力軍在台灣。因為現在在台灣,已經有了一股主張統一的暗流,漸漸將成為明流和強流。兩岸同胞同祖同根同文同種,大家每次見面都十分親切,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文化上的融合。雖然大家口音不一樣,但是交流起來很順暢,文化指導著我們思想、行動,沒有文化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同時強調,要特別感謝台灣同胞,尤其是在近幾年來困難的形勢下,為捍衛、保護、發揚中華傳統文化而做出的努力。
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國民黨原主席特別顧問兼大陸部主任黃清賢認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經過五千年對於本身與外來文化的融合發展,使得中華文化不但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迄今仍蓬勃發展,同時也是台灣在文化場域精彩繁盛的重要基礎,因此中華文化可以作為大陸與台灣的共同認知基礎,兩岸人民建構心靈契合的共通語言。基本上,中華文化的儒家思想,在大陸與台灣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中闡述孔子思想的《論語》更是個中翹楚。在人與人相處方面的哲學,正可適用於兩岸,尤其適用於同胞間良性互動,促進兩岸認同。兩岸有識之士可用接地氣的語言、文字、影音等多元形式,契合心靈的先讓台灣同胞瞭解,大陸對於兩岸融合發展的仁德展現,進而爭取兩岸認同,則知悉真相的台灣同胞將會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共同創造祖國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偉業。
“中研院”院士、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朱雲漢認為,中國文化基因不信“霸道”這一套,尊崇王道濟弱扶傾,畢竟人類是命運共同體、高度相互依存,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犧牲旁人之上。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重點在於如何讓中華文化具有主體性,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且不斷演進。兩岸走過不完全一樣的現代化過程,但相信還是可以找到很多可以相互感應的思想或指導原則。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一定要讓文化是可以實踐的,必須要有強大的生命力,而且在生活各領域都能實踐。
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富男認為,愛護中華文化不是口號,企業跟政治都要講究“執行力”。元宇宙與中華文化的關係,可定義為“過去、現在與未來”。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空間,能不能在科技上發展成功沒把握,但元宇宙若用在中華文化執行力,絕對會成功。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李道湘認為,董仲舒適應漢初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制的需要,將傳統儒學與法家、道家、陰陽家等諸家學說結合起來,建立了“大一統”思想體系。經過幾千年歷史積澱,“大一統”觀念已成為民族文化深層社會心理的結構,成為中華民族的政治思維定勢。今天,它的現實意義在於,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必須凝聚全體中華兒女的共識,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面對當今劇烈變動的世界,必須堅守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底綫共識。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彭丹宇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在兩岸間曾經有著悠久的記憶和廣泛的認同。“台獨”分裂勢力忌憚由於文化認同而導致走向國家的認同,從而最終走向國家統一,因此在這些相關領域拼命地切割台灣與大陸的歷史、文化等聯繫。事實上,中華文化影響不可能完全去除。兩岸同胞應當攜手同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結合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凝練現代文明的精髓,喚醒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發展和繁榮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維護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和整體利益,共同書寫中華優秀文化新的前景,讓優秀中華文化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王志民認為,絲路精神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蘊,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內涵,體現中國負責任世界大國的擔當,體現“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夥伴精神,體現開放、綠色、廉潔三大理念,為構建“絲路新秩序”提供價值導向和規範引領。它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推動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於發展中經濟體的方向發展,進而影響國際秩序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超越了近代以來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舊思維,開創了國際合作新模式,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是人類文明寶庫中的中國智慧。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史紅分析了審美文化以物質遺產形態、精神遺產形態、知識形態、藝術形態、教育形態、經濟形態等傳承,認為中國審美文化傳承形態,是一個結構緊密銜接、前後相互輝映、逐層漸進推動、多樣互動連接的形態。對其的梳理、分析與研究,可以進一步深化我們對傳統文化繼承問題的理性認識,并給有關實踐性發展以提供參考。
台灣新北市原文化局長李斌分析了河南衛視展現唐朝歷史文化的舞蹈節目《唐宮夜宴》、台北和北京故宮文創產品、以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寶塔為靈感設計的一套茶具等“走紅”和獲獎原因,認為要深入挖掘中華文化元素,大力發展文創產業,推廣中華文化。
中國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李少青認為,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中,“和合”二字最能體現中國精神文化的核心,“和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合”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內核,“和合文化”不僅要求個體身心和諧、人際和諧、群體與社會和諧,更要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體現為“天人合一”的整體哲學精神、“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辯證立場以及天道與人間和諧融洽的認知觀念,這對於當代消弭社會矛盾、化解人與自然的衝突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書法作為中國人特有的藝術實踐和審美領域,集中體現著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在“道法自然”和“書為心畫”相統一的書法藝術實踐中,中和之美是中國書學理論的核心和審美的最高理想及原則。
中國書畫院執行院長、《風雲人物》雜志執行社長翟鑫認為,中國古代書法中體現書法自身文化內涵主要為“喻物性”、“緣情性”、“倫理性”和“禪意性”等四種表現形式。中國書法藝術蘊含著歷史時代的變更,體現傳統文化的哲學意蘊,強調崇高的道德品質追求,具有儒家的“中和”之美、“雄健”與“充實”,道家的師法“自然”、“陰”與“陽”、“氣韵生動”,禪宗的“禪味”、“悟”與“圓滿”。我國書法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關鍵構成部分。從古至今,無數書法家創造了不同風格,豐富多彩的書法藝術,聚集了我國文化的浪潮,影響和創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新文化人。
二、牢牢把握島內各方面情勢和兩岸文化特點,拓展合作空間
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中國評論通訊社總編輯羅祥喜和中評智庫基金會學術交流部主任、中國評論通訊社研究部主任束沐認為,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之後,執政的民進黨當局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沒有交流對話的政治基礎,兩岸關係轉趨嚴峻甚至緊張,文化交流也大受衝擊。而新冠疫情的爆發和持續以及中美博弈等的叠加影響,兩岸文化交流面臨更大的挑戰。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對兩岸文化交流的負面影響明顯,島內相關輿情熱度大幅下降;台灣涉及兩岸文化的議題被政治化;綠營利用疫情影響兩岸交流之機,推動“去中國化”,以“多元文化”稀釋“中華文化”。同時,疫情發生以來“宅經濟”、“雲視聽”在台灣社會家喻戶曉,玩抖音、刷微博、追陸劇等兩岸文化交流新形式在台灣民衆特別是青年群體中蔚然成風,兩岸文化融合出現新的機遇和增長點。面對島內以“台灣多元文化”包裝“去中國化”的逆流,兩岸文藝界應用好大陸惠台政策資源,創造更能引起台灣年輕世代共鳴、更多體現“正能量”兩岸史觀和價值觀的文藝作品和文化產品。
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寶吉祥文史教育協會理事長馮明珠認為,文史教育在台灣因蔡當局去中化而日益式微,但文化薪傳在民間,當局不願做,就由我們來做。多少歷史告訴我們,中華文化在最式微時,生命力都非常堅強,并將繼續傳播、發展。一如日本殖民台灣50年,閩南、客家文化仍深植台灣,深信當今台灣蠻橫推動的弱化中國歷史與文化教育必將以失敗告終。
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前主委、前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作家楊渡認為,當年鄭芝龍與荷蘭打贏料羅灣海戰後,東亞方維持和平200餘年,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重啓世界國與國的大戰。面對西方強權,非得有足够利器與之對抗,東亞才能恢復和平。這表明,東亞需要一個穩定、強大的力量,與其他國家維持一種軍事平衡,方可維持長久的和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褚靜濤回顧了連橫發憤著《台灣通史》及《台灣通史》在台灣和大陸出版傳播的情況,分析了《台灣通史》的學術價值,認為《台灣通史》以大量的、無可置疑的史料,充分證明台灣是中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閩粵移民千辛萬苦開拓出來的,閩粵移民是漢民族,台灣主流文化來自中國大陸,台灣人是中國人。近30年來,由於兩岸政治上的歧異,台灣島內有學者以台灣不歸中國大陸行政管轄,發展到否定台灣屬於中華祖國,歪曲甚至否定閩粵移民對台灣的開拓,出版了幾十部台灣史綱類的著作,不管他們如何費盡口舌、肢解史料,都無法自圓其說。
南島語族文化溯源研究會研究員李晏芮以南島語族發展歷程為例論證兩岸文化一脈同源。南島語族涉及100多個國家,使用的語種超過1000個,是一個龐大的區域空間,蘊藏了很多的文化。五六千年以前,生活在中國東南沿海、包括生活在台灣的人們通過航海等手段,往南抵達新西蘭、澳大利亞,往東抵達復活節島,往西抵達馬達加斯加一帶,使南島語族擴散開來。這一史實表明,大陸與台灣同宗同祖同源。不管將來用什麼形式,都是不能分割的。大陸和台灣一定會在統一進程中,共同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做出貢獻。
平潭實驗區嵐台企業家聯合會副會長方意茹介紹了平潭兩岸國學中心有關經驗。該中心緊扣“兩岸、青年、國學、創新”四大元素,注重凸顯將國學社會化、生活化特徵,以國學為牽引,以互聯網為手段,拓展“體驗式”“融入式”交流活動,推進兩岸青年不斷用理念碰撞、理解、重構彼此認同,著力通過中華文化熏陶,重塑認同兩岸之間血緣、歷史、文化聯繫。實踐表明,文化的根本屬性是認同與融合,文化因素影響了個人在群體中的身分歸屬、社會價值偏好與政治立場偏好的認同與融合。欲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希望於兩岸青年,那麼以文化為媒介凝聚和形塑兩岸青年間的認同基礎,便是台海和平穩定基石,應是對台青年工作的核心要旨。建議複製推廣平潭兩岸國學中心模式;發揮毗鄰區位和歷史文化特色,以文化增進兩岸情感認同;營造兩岸青年學者學術研究氛圍,增進兩岸青年互動瞭解。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牛津大學訪問學者谷寧和北京奇跡和牛店長陳威廷選擇了貢糖、紅龜粿、牛肉面、鼎邊銼等台灣小吃做研究樣本,來管窺兩岸飲食文化的傳承和變化,認為不論今時兩岸形勢如何變化,飲食這一獨特的文化載體,始終倔強獨立又潤物無聲地維繫著台灣與大陸無法人為割裂的血脈親情。兩岸的血濃於水,不僅要在書本中、會議中與宣傳中體現,更要在這日常飲食的具象中延續,而這或許正是更有生命力的親情證明。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文史所副研究員李躍乾梳理了日本警察統治網絡在全島的建立,以及警察紀念日和紀念碑的設立情況,認為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在台灣實行警察政治,日本殖民者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項政策,都是通過警察落實的。建立警察紀念日和紀念碑制度,是台灣總督府改造台灣民衆的系統工程的重要一環,值得研究和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