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為中高速,許多經濟指標之間的關聯性也會伴隨經濟發展的新情況、新趨勢、新特點發生改變。須深刻釐清各個經濟指標的內涵,探尋各個經濟變量之間的關聯和規律,把經濟指標的變化放在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全局中,更加全面、科學、理性地分析研判。
今年一季度,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6.1%,明顯快於第一產業投資6.8%的增速,也快於第三產業投資6.4%的增速。不過,與第二產業投資保持較高增速形成對比的是,長期以來與第二產業投資密切相關的鋼材和水泥產量同比下降。
鋼材、水泥產量增速與二產投資增速“不匹配”,引發了不少關注。比如,就有人因鋼材、水泥產量下降質疑中國經濟發展,甚至唱空。其實,數據不匹配的背後,恰恰反映了中國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化。
過去,中國工業投資主要集中在重化工業領域,對鋼材、水泥等大宗原材料需求量大,二產投資增速加快時,鋼材、水泥等產品產量增速也會加快,反之亦然。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和過去高速增長階段相比有了新變化,經濟結構明顯優化。從一季度數據看,在工業生產中,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保持較快增長,對工業的支撐作用增強;在工業投資中,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但是,“含新量”更高的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投資對鋼材、水泥等大宗原材料的帶動作用相對較弱,出現投資增速與鋼材、水泥等產品產量增速不同步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為中高速,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許多經濟指標之間的關聯性也會伴隨經濟發展的新情況、新趨勢、新特點發生改變。在此背景下,如果繼續用傳統的觀念來看待和分析問題,繼續用高速增長階段的邏輯來解讀經濟指標和經濟數據,無異於“刻舟求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