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據南方日報評論,食材過期後仍繼續用,做成多款暢銷飲品售出;主管、店員“言傳身教”篡改保質期,有的食材被人為“延保”一周;承諾“開封後不過夜”的糕點,第二天偷偷上架……近日,媒體記者臥底調查發現,江蘇無錫兩家星巴克門店頻繁觸碰食品安全的紅線。12月13日,星巴克中國官方微博發文回應稱,對於報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問題深感震驚,並第一時間關閉了這兩家門店,立刻啟動深入調查。
雖然類似醜聞屢見不鮮,但發生在星巴克身上還是讓人頓感驚訝。一方面,作為全球知名咖啡品牌,星巴克在其官網鄭重承諾:“以行業最高標準為基礎,制定並嚴格執行星巴克食品安全金標準。”另一方面,星巴克在國內的5100多家門店均是公司直營,不對外開放加盟。“金標準+直營”,卻在底線問題上“栽跟頭”,實在不應該。
實際上,星巴克“翻車”並不奇怪。這並不是星巴克首次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天眼查顯示,星巴克部分門店曾因食品問題被處罰。在互聯網投訴平台上,也有多名消費者曾投訴稱食用星巴克產品出現不適症狀。
“金標準”緣何敗給了“潛規則”?歸根結底,是利益驅使。正如報道指出,涉事門店種種觸碰底線的行為,都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因為星巴克要考核門店的營業額和利潤率,門店就處心積慮地美化數據,不惜踐踏承諾。在利益驅使下,監管出現疏漏是大概率事件,原本嚴格的管理制度也可能被架空。在門店主管、店員的“默契配合”下,星巴克的相關制度和標準形同虛設,上級檢查人員根本發現不了實際問題。“金標準”落實不到位,“潛規則”就會變得明目張膽。
締造一個品牌可能需要數十年苦心經營,毀掉一個品牌則簡單多了。一邊標榜自己的“金標準”和直營模式,一邊頻繁踐踏食品安全底線,這無異於自砸招牌。如何把制度和標準真正落實到位,是星巴克等知名餐飲品牌面臨的共性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