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智庫傳播方式不適應。對瞬息萬變的國內外環境來不及作出反應,難以開展深入分析,建立長效的溝通機制。
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象徵,要發揮咨政建言、理論創新、輿論引領、社會服務,包括公共外交的功能。我們提出智庫的問題是“庫”多“智”少,就是要防止智庫變成出產垃圾報告的造紙廠,成為“紙庫”;也要防止智庫為了商業利益,喪失公信力,為特殊利益集團發聲,而成為斂財的“金庫”。有的智庫為一些單位信用等級排名,明明應該給某機構評C級,甚至不及格,但是最後卻能評到B級甚至A級,完全違背了智庫應有的操守。我們說國有國格,人有人格,“庫”也有“庫格”。智庫的獨立思考與堅守就是其“庫格”,也就是健康的智庫文化。只有建立了這一廣泛共識,才能使智庫擁有公信力,智庫才有存在的價值。
開展公共外交教育要重視理念和做法
王榮華主席:
我們這次會議的一大主題是“公共外交”。談到公共外交,我覺得我們不能忘記兩個人,一位是趙啟正,另一位是吳建民。他們是國內公共外交領域的先輩、前驅和開拓者,是中國第一代明確提出“公共外交”的人,有多年的身體力行,也有著書立說,趙主任和吳大使還合著過一本《正見民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