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黃光國:余英時的論敵 雙重邊緣化的困境
http://www.crntt.hk   2022-02-14 00:20:41
 
  一切詐欺不可以,學術詐欺罪不可以。學術詐欺不僅比無知更壞,而且造成最大的敗德。我們須知現狀何以令人不滿。這無非由於“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因而缺乏人才。救國之道改革之道何在?顧亭林在亡國之後主張“博學於文,行已有恥”,這八字依然是立國救國之根本方針。而以學術詐欺來反現狀,其結果祇有比現狀更壞,因為這祇有造成更無知更敗德的人。(頁14)

  “這不是小事。這比貪污、殺人還要嚴重。縱一切可敗,教育學術不可敗”。在他看來,“一切可壞,青年不可壞。我們可誤,我們子弟不可誤。處處可詐,學校教室不可詐。我所說的不是筆墨官司,而是事關民族永久的興亡的”。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德意志在耶拿戰敗之後,拿破崙佔領柏林,德人賠款割地,訂城下之盟。在國困民窮之時,大政治家和大學者洪保德認為復興國家,首先要辦一好大學,乃決定創辦柏林大學。創辦之時,菲特烈威廉三世宣布大學目的說:“國家在物質上損失了的,要在精神力量上補足起來。”

  洪保德宣布大學宗旨說:“大學是為純粹學問而設立的。”“教授不是為了學生的,教授與學生都是為了學問的。”大學之使命,“不是傳授知識,是要產生知識”。

  學問如何產出呢?弗蘭克福大學大禮堂壁上刻著下列銘文:“在國防戰備上如鋼似鐵的民族,要以精神之宮殿來作育你們。你們是這宮殿之守護者,當為德意志之名譽而善護之。在研究和學說上,務須誠實,務須真實,務須嚴正!”而這也是整個德國大學之傳統。(頁22)

  這場論戰發生時,我是台灣大學大學部的學生。當時我站在“自由派”的立場認為胡秋原是個“民族主義者”。半個世紀後,今天重新檢視這段歷史,我的看法卻完全倒反,認為胡氏的論點,才是正確的。然而,胡適、殷海光、余英時這三位“自由主義”的大師,為什麼對於他們學術立場的質問不理不睬,難道這是“中國自由主義者”的特色麼?

  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胡秋原對殷海光做人身攻擊時,說他“到美國數月,到了哈佛,又由費正清那種聽到什麼傳統、現代、衝擊、中國我族中心和排外那一套”,學成歸國後,便有恃無恐,在“費正清之類人物感召之下”,“以思想家乃至政治家自命”,“便有了殷海光的變態思想及其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