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塑造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順應新的形勢變化,打造匹配和支撐新發展格局的現代產業網鏈和供應鏈網絡,對於重塑中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國際產業分工位勢的戰略轉型具有重要作用。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謝雨蓉、樊一江文章表示,推動製造業由產業鏈向現代產業網鏈升級是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客觀要求,而依托專業分工和交叉配套建立的產業網鏈,將眾多最終產品生產工序擴展至更大範圍的經濟空間,相對以往生產組織方式,對物流供應鏈網絡的經濟、穩定、高效運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中國物流成本總體偏高、服務組織效率相對偏低、系統韌性彈性不足,已成為制約產業網鏈升級演進以及新發展格局構建的短板。
文章提出,在現有供應鏈和國際銷售網絡基礎上,構建現代產業網鏈需要更大的產業布局空間,也需要跨時空供應鏈服務的有力支撐。應圍繞具有擴張潛力的製造業,率先拓展國際國內物流網絡布局,滿足供應鏈延展和多點布局對物流服務的需求,引導產業向依托更大空間的網鏈結構方向擴張發展。
一是優化內陸地區物流環境,利用區域發展“位勢差”,加快沿海內陸要素循環與拓展跨區域產業網鏈。中國沿海地區要素成本上升推動了產業轉移,但內陸地區能夠承接這些產業的勞動力、土地成本“窪地”卻由於地理區位和交通條件不便,成為物流成本“高地”。物流環境不佳限制了產業規模化發展,造成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無法支撐物流網絡建設與運行,反過來又使物流環境長期得不到改善。應順應“工序分工”產業組織趨勢,補足內陸地區交通物流短板,利用區域要素禀賦與發展基礎“位勢差”,加速經濟循環,拓展跨區域產業網鏈,使後發地區融入先發地區已經形成的規模化生產體系,並成為具有消費支撐的“工序分工”承接地,為國內大循環打開空間格局。
二是強化“工序分工”的供應鏈銜接,支撐跨區域產業網鏈高效運行,在國內大循環中積蓄發展動能和培育競爭實力。內陸承接沿海產業“工序轉移”不僅要彌補自身交通物流短板,清除產業轉移障礙,還要構建起與沿海地區間緊密聯繫的跨區域供應鏈網絡,在超大規模產業體系和內需市場帶動下,既成為產業網鏈建設的受益地區,又成為產業網鏈擴張的新動力來源。應著力降低沿江、滬昆、二廣等聯通內陸的通道物流成本,為東中西、南北方“工序分工”無縫對接創造條件,加強產業網鏈協同運行的供應鏈支撐,提高先發地區和經濟中心的輻射帶動能力。通過供應鏈規模化發展和價值鏈整體提升,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形成發展合力,在國內大循環中做大做強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產業體系,為參與國際競爭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推動產業網鏈沿“一帶一路”擴散,將規模化產業配套能力轉化為國際競爭優勢,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以“工序分工”為基礎形成專業分工、交叉配套的產業網鏈,對中國應對產業向外轉移、錨固製造業中心地位具有重要作用,但並不能也不必阻斷產業外溢,而應順應趨勢,主動謀劃自身在全球生產組織中的全新定位。依托“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演化成網鏈結構的國內生產體系向沿線國家和地區擴散。在交通互聯互通基礎上,增強國際物流運作能力,攜手各國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網絡,使國內完備產業配套能力也能夠為轉移至境外的“工序”提供強大供應鏈支撐,在“一帶一路”域內形成深度嵌套的產業分工協作體系,強化中國對國際供應鏈的主導作用,既有利於穩定國內產業,也能帶動沿線地區共同發展。
四是加快先進技術推廣應用,打造智慧供應鏈。建立產業網鏈格局和組織模式,對物流供應鏈成本控制、安全保障和效率要求更高,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為構建經濟、穩定、高效的供應鏈提供了創新手段。中國在5G、北斗衛星等領域具有優勢,應推進相關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深度挖掘與應用,針對中國龐大製造業體系、超大規模市場和區域差異,開發先進適用的機械裝備、智能技術等,以供應鏈智慧鏈接實現國際與國內跨區域產業雙循環協同組織,推動“世界工廠”升級為全球產業組織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