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http://www.crntt.hk   2020-12-04 08:16:49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新形勢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和推進路徑。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突出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強調“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建議》的說明中指出:“必須強調的是,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堅持新發展理念,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是新發展階段推動各領域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引領。

  進一步深化對新發展理念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的認識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林兆木文章表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的歷史背景下,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深刻分析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經濟發展階段變化以及未來發展機遇和挑戰基礎上提出的,是精准破解發展瓶頸和難題、塑造發展新優勢、引領新階段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具有繼承和發展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鮮明特點。新發展理念同我們黨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一脈相承,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回應實踐要求、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新發展理念產生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又在指導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相互協調,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變化相協調,保持宏觀政策、微觀政策、社會政策相協調,促進增長、就業和防範風險相協調等;著力轉變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方式,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和工作力度,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舉全國之力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總之,新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回答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目的、動力、重點、環境、戰略等重大問題,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新發展理念時指出:“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新發展理念,體現了我們黨對新時代新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本質要求和基本規律認識的深化。新時代新階段推動發展,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這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應對中國發展環境深刻複雜變化,於變局中開新局的戰略選擇。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文章分析,新發展理念是相互貫通、具有內在聯繫的整體,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層面的。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努力提高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實力分布和競爭格局處於比以往幾十年速度更快、影響更深遠的變革之中。其突出標誌和主要動因是,科技的突破性創新正在從根本上打破傳統技術和流程,對產業、經濟、社會生活都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倒逼和帶動各領域各方面的改革創新。能否站到突破性創新前沿並持續創新,直接關係國家安全和發展。中國科技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原始創新不足,產業總體上處於中低端,一些高端技術及產品還依賴進口。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是轉換增長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迫切要求和關鍵舉措。《建議》把創新的地位和作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強調:“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為此,要堅持“四個面向”,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領,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同時,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協調是高質量發展的內生特點。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包括滿足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而且包括滿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要求。因此,發展的內涵必須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的“五位一體”發展,發展的重點應放在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和薄弱環節,正是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建議》提出的“十四五”時期和到2035年發展目標及一系列決策部署,都體現了協調發展理念的要求。例如,把“更為安全”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出“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目標,有利於協調增強國家軟實力和硬實力;提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有利於協調供給創造需求和需求引領供給,實現供需良性互動;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利於協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有利於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相協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