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將“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列入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內容之一。事實上,該子目標也是遠景目標中對中國與世界關係最直接和重要的表述,彰顯出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加強和改進與各國經貿關係、分享經濟發展紅利的意願。
中國網發表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文章表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直接受益於對外開放。不斷推進開放、對標國際高水平營商環境為全球資源來華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預期,而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的決定性作用則促使中國形成了全球最為全面的工業體系。近年來,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顯著加快,領域廣泛。貨物貿易關稅大幅下調、金融領域開放提速、自貿港(區)多點開花,為各國出口企業和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發展預期和巨大的市場機會。在新冠疫情對全球的普遍衝擊下,外資對中國市場表現出濃厚的興趣。1-8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6197.8億元人民幣,實現了同比2.6%的增長,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增幅更是高達28.2%。
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認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將持續幾十年。面對氣候變化、極端主義和傳染病等全球性挑戰,採取封閉和孤立的發展模式是行不通的。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還要減少經濟發展對外部環境和人民生活的負面影響,更需要具有較強的韌性,能夠與價值鏈上的各方實現互利共贏。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繼續堅持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世界經濟。
文章稱,回顧歷史,新一輪的更高水平開放,並沒有簡單的成功經驗可以直接複制和學習,而且未來的全球經濟社會和科技環境也未曾出現過。對於中國這樣擁有巨大經濟體量、複雜的要素資源分布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國家,新一輪更高水平的開放,或許更需要探索適合自身的有效路徑。對外開放意味著做出調整,但伴隨全球發展格局的改變,調整並不一定意味著一方全盤接受已有的行為模式,需要相關各方的共同努力。
適應經濟協同發展需求,能夠降低要素流動和配置成本,滿足創新發展需求,存在潛在市場的市場對接可能成為開放的新方向。各國經濟產業結構、創新能力和要素資源的差異導致其對開放的期待存在明顯不同。未來新一輪的對外開放可能需要從普適的“一刀切”式的開放,向更為精准、能夠為合作雙方帶來更大利益的個性化開放發展。
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開放並非簡單的利益增加,往往導致利益的重新分配,同時對於原有的環境帶來較強的衝擊。在提升開放水平的同時,需要盡快建立起風險預警監測和處置機制,加強監管機構跨國合作,完善業務監管模式和制度措施,減少各種不確定因素對經濟社會造成的衝擊。
文章認為,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核心是要能夠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在全球價值鏈上擁有更強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能夠幫助合作夥伴創造新價值。市場競爭的主體是企業,伴隨對外開放的進程,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全球化發展。疫情後各國都面臨著經濟下行和投資不足的挑戰,對於外國直接投資的需求更強,有利於中國企業與當地的合作夥伴開展更為深入的合作。
面對疫情後的經濟全球化,傳統的土地、礦產資源等要素依然重要,但數據、技術、知識產權和品牌等要素資源可能在價值鏈的調整和供應鏈的重構中會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也成為競爭優勢的重要體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將吸引全球目光,為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市場主體創造更多機會,成為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支撐。
文章強調,國際競爭的優勢並非完全體現在國外市場,具備較強競爭力的中國企業也可能以中國市場為中心向外輻射,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構建起強韌的創新協同和業務配合關係。因此,形成穩定擴容升級的國內市場、積極運用先進技術改善資源配置效率、通過產業協同滿足個性化且快速變化的消費需求,是中國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基礎,也與“雙循環”模式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發展路徑相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