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是潛力最大的內需,也是超大規模市場的直接體現。 |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進入新發展階段,黨中央根據中國發展面臨環境和條件的新變化,為了重塑中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以確保中國在“十四五”期間和2035年之前這個時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術顧問蔡昉文章表示,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包括著眼於促進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的平衡和相互促進、外需與內需的平衡和相互促進、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平衡和相互促進等一系列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為此,應把以下方面作為重要的著力點,推出切實有效的舉措: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進一步挖掘和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潛力,形成和完善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暢通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完善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聯動和相互促進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用改革開放的辦法形成新發展格局。
內需潛力來自規模效應和速度效應
文章介紹,2010年以來,中國就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總規模達到99.09萬億元,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為14.3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6.4%。以這樣大的經濟規模,2019年中國GDP增長率為6.1%,在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顯著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3.8%的平均水平、世界2.5%的平均水平和高收入國家1.7%的平均水平。這種規模效應和速度效應結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位置。2009—2019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高達28%。GDP總規模及增長速度,既標誌著中國的強大生產能力,也定義了中國的超大規模需求能力,是中國經濟總量和市場規模上的獨特優勢。
近年來,在國際經濟環境和中國發展階段都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取得新的進展,經濟循環特征客觀上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既增強了國民經濟的平衡性,也對世界經濟的平衡作出貢獻。例如,中國經常項目順差與按支出法計算的GDP比率,從2007年的9.95%降至2019年的0.99%。2019年,在中國按支出法統計的GDP總量中,最終消費占比(消費率)為55.4%,其中70%為居民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占比(資本形成率)為43.1%,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占比(外需比率)僅為1.5%;在6.1%的GDP實際增長率中,上述需求“三駕馬車”分別貢獻了3.5個百分點、1.9個百分點和0.7個百分點。經濟循環中出現的這種新特征,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轉變為內向型發展,也不說明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已經完成,事實上,中國經濟循環仍然存在進一步平衡的巨大潛力。
外需對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仍有巨大的潛力,需要繼續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貨物出口國。如果把產品和服務出口以及主要收益加在一起,2019年的世界占比達到9.7%。如果進一步細化分析,特別是從價值鏈和更多要素的角度來觀察,可以得出中國經濟的國際參與度仍然十分顯著的結論。例如,在考慮到更複雜的價值鏈因素的情況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外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比單純以淨出口數據做出的估算要高19個百分點。麥肯錫的報告也顯示,從貿易、資本和技術等方面綜合觀察,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的依賴度仍在顯著提高之中。
挖掘中國超大規模市場蘊藏的潛力
文章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拓展投資空間、挖掘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潛力,要與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以往過度依賴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具有不可持續性,需要繼續進行調整,才能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改變。與此同時,提高生產率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也需要投資來支撐。實際上,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諸多新增長點,往往蘊藏在發展面臨的短板制約中,補足短板和形成新增長點,是未來投資的重要方向。
例如,以發展數字經濟為主要方向的創新驅動型經濟增長,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的新需求,不僅體現為數量規模的擴大,更體現為科技含量的提升;以農民工的市民化為核心推進的新型城鎮化,將形成以為新市民提供均等公共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建設需求;實施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以及補足區域基礎設施短板,也必然產生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的建設投資需求;加快社會建設、補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衛生領域短板,也會帶來巨大的投資需求。
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是潛力最大的內需,也是超大規模市場的直接體現。2019年,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為18.2%,按照匯率計算的GDP占世界的比重為16.4%,但是,中國最終消費支出額只占世界總額的12.1%。如果能夠使中國的消費支出額在世界的占比達到與GDP占比相同,就意味著尚有超過4個百分點的消費潛力可以挖掘,由此產生的消費增量相當於英國目前的消費總規模。可以設想,如果進一步把中國消費的世界占比提高到與中國人口的占比相一致的水平,可以產生的新增需求則更為顯著。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8年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即消費率為55.1%,仍然屬於較低的水平,比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低17.9個百分點,比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低9.2個百分點。不過,這個差距正在迅速地縮小。多年來,中國最終消費支出的增長速度,不僅遠遠快於世界上其他經濟體,而且也高於中國自身的GDP增長,2010—2018年中國的消費率提高了6.1個百分點。消費支出的快速增長和消費率的顯著提高,得益於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收入分配狀況得到改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鄉居民收入提高與GDP增長保持同步。
根據對中國GDP潛在增長能力的測算,在“十四五”期間以及更長的時期裡,中國經濟仍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長,增長速度可以繼續顯著高於世界大多數主要經濟體。使這個增長潛力充分發揮,就需要有與之相符的總需求保障。保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一方面,可以通過穩步擴大居民消費,確保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得到滿足;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確保中國發展更加平衡和更加充分。
暢通國內國際循環及其聯通和互動
文章認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是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經濟增長既需要來自供給側的動力驅動,包括各種生產要素的供給和配置,也需要來自需求側的動力拉動,包括出口需求、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供需兩側的諸種因素和條件俱備,國民經濟才能循環起來。由於這些因素和條件本來就產生於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因此,良性和可持續的經濟循環,也應該是國內國際聯通和相互促進的。
在人口結構轉變和經濟發展階段發生變化的條件下,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隨著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階段,一方面要通過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不斷提高和穩定潛在增長率;另一方面也要通過高水平對外開放、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擴大內外需求,使需求因素能夠與潛在增長率匹配,保障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