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時代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
http://www.crntt.hk   2020-09-13 08:39:35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城鎮化是伴隨著工業化發展的,非農產業在城鎮集聚、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的自然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十三五”時期,中國城鎮化率穩步提高,2019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超過60%。與此同時,中國也面臨城鎮人口和就業增長放緩、城鎮就業結構出現兩極化趨勢等問題。面向未來,中國城鎮化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需深刻認識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主動把握城鎮化蘊含的巨大機遇,準確研判城鎮化發展的趨勢特點,以新目標新思路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

  中國城鎮化發展還有很大空間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賈珅文章介紹,“十三五”時期,中國城鎮化取得積極進展,為穩定經濟增長和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現為:城鎮化率穩步提高,中國城鎮常住人口從2015年末的7.71億人增加到2019年末的8.48億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5年末的56.1%上升到2019年末的60.6%;城鎮就業總量和城鎮就業比重繼續上升,2019年末城鎮就業人員達到4.4億人;城鎮消費和投資為穩定總需求作出了重要貢獻,2015年至2019年,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占城鄉居民總消費的比重從74.8%上升至76.4%。從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看,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城鎮化率達到60%後,至少還將有10年到15年的城鎮化較快發展期。參考這一經驗,中國通過努力有較大機會到2025年將城鎮化率提高到65%以上,到2035年將城鎮化率提高到75%以上。

  現實地看,中國城鎮化發展還有較大空間。一方面,中西部地區城鎮化還有較大潛力。2019年,中國東部地區城鎮化率達到68.5%,而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城鎮化率分別為56.8%和54.1%。中西部地區應是中國城鎮化著力推進的重點區域。另一方面,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提升還有較大空間。打破城市內部二元結構是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重要任務。2019年,中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相差16.2個百分點,未來一段時期,若能把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持續提升各類優質公共服務供給,為更多流動人口在城鎮落戶創造條件,將有效釋放城鎮化潛力。

  需重視推動城鎮化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文章分析,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成果豐碩、前景可期,但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也較為明顯,對此需高度關注。

  一是新形勢下需探索推動城鎮化的新路徑。中西部地區是未來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區域,但其發展條件與東部地區有明顯差異,也難以簡單複制東部地區過去的城鎮化路徑。具體來看,一是中西部地區的區位條件使其發展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物流成本、生態環境成本更高,工業化難度比東部地區更大;二是中西部地區工業結構長期偏“重”,城鎮製造業創造就業的能力不強;三是西部地區的人口條件與東部不同,不少地方由於長期的勞動力輸出,人口老齡化較為嚴重,這將削弱其工業化、城鎮化的動力。

  二是城鎮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問題亟待解決。長期以來,城鎮公共服務特別是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較為突出。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流動人口動態人口監測等調查反映的情況來看,城鎮公共服務特別是優質公共服務的可得性,是目前影響流動人口落戶意願的首要因素。可以說,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是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勞動力自由流動的重要制約。

  三是城鎮就業增長放緩對城鎮化形成挑戰。城鎮就業機會的增長是城鄉人口轉移最重要的驅動因素。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國際經貿摩擦加劇,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再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就業壓力顯著加大。與此同時,就業結構也出現了變化,以製造業就業為代表的城鎮中等收入就業崗位占比下降,建築業就業、餐飲住宿業就業等低收入就業崗位比重上升。這些變化都會影響城鎮化的動力和質量。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