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為下一步中小板和主板註冊制改革奠定基礎,以更好地服務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同時,會支持更多優質公司在創業板上市,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保障創業板註冊制高質量運行,形成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體。投資者不必過分追求短期投機收益,應該尋找長期投資機會。
這兩天,A股市場上最受關注的莫過於實行註冊制改革後的創業板。8月24日,隨著首批註冊制新股掛牌上市,創業板賺足了“眼球”,賺錢效應和吸金效應明顯強於其他市場。不過,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市場越是熱鬧,越需要綳緊風險之弦。
按照新規則,在創業板上市的新股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第6個交易日開始日漲跌幅限制為20%。同時,除了24日上市的18只新股外,所有現存的創業板股票均實行20%漲跌幅限制制度。這一規則結束了創業板10%幅度的漲停板時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寬鬆的投資空間。但是,投資永遠是一種“風險遊戲”,有賺就有賠,有漲就有跌。既然漲升空間擴大到20%,跌降空間也會如影隨形,同樣會擴大到20%。如果說,此前10%幅度的漲停板制度對股價風險帶有人為管控意味,那麼現在20%幅度的新規並不意味著與投資收益會正相關。相反,對投資者市場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股價變動加快的情況下,如果對投資標的沒有深刻理解,僅僅是跟風捕捉資金博弈機會,就難以在創業板長久生存,相反,坐過山車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的確,註冊制為創業板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開了更大的投資空間。監管部門表示,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為下一步中小板和主板註冊制改革奠定基礎,以更好地服務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同時,會支持更多優質公司在創業板上市,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保障創業板註冊制高質量運行,形成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體。如此看來,註冊制帶來的將是更大的選擇空間,真正“硬核”的科技發展股和能釋放政策紅利的好股票,這應該是創業板推行註冊制的初衷。面對這樣的“金礦”,投資者不必過分追求短期投資收益,應該尋找長期投資機會。
況且,從長期看,隨著創業板註冊制上市公司數量穩定增加,放寬後的個股漲跌幅會使概念炒作難度加大,“打板策略”等部分傳統投資策略也可能逐漸失效。自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首批28只新股正式上市至今,創業板已經走過逾10個年頭,其間不乏牛股,但真正得到不菲回報的多是理性的價值投資者,“看得准、拿得住”,這種風格可能更適合未來的創業板投資。立意長遠,非圖一時熱鬧。
此外,從當下估值看,創業板位置已經不低,不少股票正處於歷史高位。雖然PE(市盈率)估值不是判斷科技股價值最重要的方法,且當前創業板面臨的又是前所未有的好時機,包括政策的強力支持、註冊制改革紅利、科技創新周期共振等。同時,隨著註冊制深入推行,創業板的估值體系會進入重塑過程,市場股價將加速分化,業績能否不斷增長成為投資的核心邏輯,龍頭企業會更受市場追捧。如此,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堅守公司本身,挖掘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標的,才是正道和未來創業板投資的主流之策,盲目跟風炒作、追漲殺跌之法正在過時。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江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