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2日電/據法制日報報道,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各地雖然經濟在逐漸恢復,但是尚未達到去年同期水平,許多地區的農產品還存在滯銷的情況,於是各地官員紛紛開啟直播帶貨模式,力推當地農產品。
《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以縣長為代表的許多政府官員紛紛為農副產品“代言”,成為百姓眼中的“帶貨員”,有官員還登上微博熱搜。但隨著這股熱潮逐漸降溫,有些地方開始出昏招,比如陝西省城固縣公開發文,要求全縣幫扶幹部在“縣長直播帶貨”活動中購買不少於50元的農產品。此事經媒體曝光後,當地已承認錯誤並致歉。
在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徳水看來,官員直播帶貨是一種個性化、短時間的行為,只能夠刺激某幾個品牌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政府應該從普惠性、實際性等角度出台相關措施,切實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地方官走進直播間
帶貨效果非常明顯
3月2日,安徽省碭山縣縣長陶廣宏走進網絡直播間。“碭山酥梨皮兒薄,掉到地上找不著。”陶廣宏一邊吃著酥梨,一邊為全國網友在線帶貨。活動期間,他的直播間湧入60萬名消費者,當天店鋪銷量高達2.7萬餘單,售出近14萬斤碭山酥梨,為受疫情影響而滯銷的碭山酥梨打開了銷路。
不止碭山,浙江衢州、廣東徐聞、湖北恩施……越來越多的政府官員從辦公室走進了各大網絡平台的直播間,推銷當地農副產品。
模仿“網紅達人”李佳琦、淚涕交織吃辣椒、演唱網紅歌曲《南山南》……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地方官員化身“網紅主播”,一改往日正襟危坐的嚴肅形象,用“網言網語”帶貨,稱粉絲為“寶寶”“老鐵”,一邊互動聊天,一邊試吃推介,為特色農產品“代言”,促進新零售消費熱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