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台精密機械產業半年泡湯 張瑞芝:業界苦撐
http://www.crntt.hk   2020-04-06 00:22:20
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張瑞芝。(中評社 方敬為攝)
僑光鐵工廠公司外觀。(中評社 方敬為攝)
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一隅。(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4月6日電(記者 方敬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台灣精密機械產業也重創。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張瑞芝向中評社表示,這波疫情是她從業40年以來,遇過最劇烈的災損,由於台灣有五成業者的原料從中國大陸進口,目前大陸原料斷貨,台灣業者無力生產,加上歐美疫情大爆發,面臨原料進不來、成品出不去的窘境,預估今年上半年生意銳減,業界艱辛苦撐。已有業者開始放員工無薪假,事態嚴峻。

  張瑞芝,僑光鐵工廠公司負責人,在精密機械製造領域從業資歷達40年,今年1月接任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會員家數多達150家。

  對於台灣精密機械等製造業近年來的發展,張瑞芝感嘆道,近年台灣製造相關產業不好過,2018年先是因為中美貿易戰受創,今年又被新冠肺炎疫情重擊,接連兩波災損,對業者而言,無疑是生存大挑戰。

  攤開工作行事曆,張瑞芝手指著今年陸續損失的國際訂單,細數疫情對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影響脈絡,她說,業界大約在今年1月底至2月初陸續開工營運,先是受到大陸疫情爆發影響,原物料輸入中斷,加工業首當其衝,今年初產量減少三至五成,部分業者原料庫存用完後,就得等待全球產業鏈復工恢復。

  接下來是工具機產業,目前也是減量至少三成,到今年第三季產量恐怕減至五成,張瑞芝表示,目前雖然大陸疫情看似獲得控制,但歐美的疫情正在大爆發,許多國際訂單全部停滯,美國為台灣工具機外銷規模第二高,美國市場停擺,勢必重創台灣製造產業。

  張瑞芝說,台灣精密機械等製造業受美、中影響牽動劇烈,在中國大陸的部分,因為台灣製造業者有五成的原物料是仰賴大陸進口,大陸供應鏈出狀況,台灣製造業勢必受影響。此外,大陸更是台灣工具機外銷的主要市場,如果大陸無法早日恢復工業運作,台灣的製造業外銷規模必然縮水。

  外銷歐美市場的部分,張瑞芝提到,現在也因為疫情爆發的關係,需求停滯,台灣業者目前面對“供需皆無”的挑戰,事態嚴峻。

  業者如何支撐?張瑞芝說,業者要撐下去,關鍵點在於每個公司是否儲有足夠的現金流,其實並非虧損就會倒閉,如果現金流足以應付基本開銷,還能夠苦撐待變。她說,自己本身在現金的保存就預留一年的量,只要可以維持基本開銷營運,就不必擔心瞬間虧損挺不住,因此領導階層平時要有相關危機意識。此外,目前政府提出紓困方案,業界也可多多利用,尋求協助管道,度過短期難關。

  “此外,台灣的業者在疫情過後,可能要思考供應鏈的轉移,或許不能在單一仰賴中國大陸的原物料”張瑞芝說,她預期肺炎疫情結束後,台灣製造業會有一波供應鏈轉移潮,可能會往東南亞國家前進,強化風險分散。

  但張瑞芝也坦言,台灣業者要轉移供應鏈,短期內也不容易,她分析,過去台灣製造業會以大陸做為主要供應鏈,有三個原因,首先是語言相通,好溝通,進貨交易不會出差錯。第二,大陸對台有許多招商優惠,吸引台灣很多廠商踴躍布署。第三,大陸原物料成本低廉、品質穩定,符合台灣業者的成本考量。基於以上原因,台灣業者要脫離大陸供應鏈,實屬不易。

  談到台灣精密機械主要外銷市場,張瑞芝說,據統計,大陸規模占第一位,其次是美國、日本、印度等。其中中國大陸對台灣製造業,無論是原物料或是外銷市場都是規模最大,台灣難以完全與之脫離,不過分散風險還是要做到,否則這樣的災損海嘯若再來襲,製造業恐怕挺不住。

  據統計,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中部科學園區、台中工業區三大工業園區,每年產值約達新台幣9000億元,張瑞芝表示,假設這波疫情讓製造業上半年生意銳減,整體產值恐怕蒸發一半,疫情若持續一年,台灣製造業可能掀起倒閉潮。

  不過,張瑞芝也提到,這波疫情仍有部分業者因為轉單效應受惠,許多國際急單轉至台灣來,若業者能把握,或許能拓展商業版圖,這是疫情當下的好消息。此外,疫情終會過去,她預估疫情過後業界將迎接“訂單噴發潮”,屆時會有大量訂單產生,雨過天晴,業者可以趁現在調整體質蓄積能量,準備迎接嶄新商機。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