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是拉動後疫情經濟發展“優選項”
文章分析,未來經濟靠什麼拉動?一季度消費對全年經濟貢獻往往最大,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消費遠不及往年,服務性消費更是難以彌補;疫情還在客觀上導致居民收入下降,對全年後續消費亦產生不利影響。所以,靠消費拉動的可能性不大。比照2003年“非典”時期,當時資本形成總額貢獻了GDP增長的70%,拉動GDP增速7.0個百分點;在同樣遭受疫情的情形下,可以預見,2020年的資本形成總額將對經濟增長貢獻更多百分點,投資將在今年經濟增長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靠投資“硬”拉動是不得已而為之,等於透支了未來的發展勢能,所以也只能是權宜之計。
房地產刺激經濟的老路行得通嗎?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0.1%和6.5%,2020年為了釋放短期剛性需求,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略微施行政策性寬鬆。最近,人民銀行調統司原司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鬆成在《十條建議應付新冠疫情對房地產業的衝擊》一文中理性地提出“支持剛需和改善需求”,並且明確表示可適當調整“認房又認貸”的政策。但他亦強調,“不能把合理支持房地產業平穩發展的政策視為對房地產調控的放鬆”,而是要在遵循“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原則下相機抉擇。因此,從經濟發展長遠計,通過刺激房地產對衝經濟下行壓力不應成為政策優選。
當然,疫情的負面影響是全面的,它增加了經濟的不確定性,衝擊了市場投資信心,造成投資需求緊縮,對所有產業都帶來了較大衝擊。只是相較而言,數字經濟因其在短期內發揮了關鍵的“補位”支撐作用,同時其在拉動未來經濟增長的效果上也更為明顯。分析顯示,即使受疫情衝擊數字經濟增速下降3.8個百分點,其增速仍可達14%左右,顯著高於5-6%左右的宏觀經濟預測增速。
拉動後疫情經濟發展的“優選項”必然是數字經濟。從長期來看,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場信心重新回歸,數字經濟投資規模將持續擴大。當前,5G、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發展趨勢未變,汽車、裝備等支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依然強勁,對數字經濟投資的拉動力度不減。同時,疫情之後的政策重點將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數字經濟作為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動力,始終是政策焦點之一,數字經濟投資也將持續釋放其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
後疫情經濟時代,數字經濟的創新創業將持續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根據麥肯錫測算,疫情時期線上消費每增加1個單位,61%為替代原有需求,39%為新增需求。新增需求不斷影響現有業態,同時也激發大量創新業態,促進生產生活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比如,在金融領域,金融機構紛紛推出新型線上線下融合服務,使得智慧網點、虛擬銀行等新業務加速落地;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部分企業已加速應用機器人、自動化等新手段、新方式。
可以預見,不遠的未來,中國的數字經濟產業將邁向中高端水平,將在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過程中,為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