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活力持續迸發,加上廣東省對人才政策的支持,成為不少海歸精英回國首選地。圖為大灣區城市的人才招聘會 |
中評社香港5月16日電/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常住人口增長規模連續第四年達到百萬級,港、澳常住人口亦保持正增長。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正釋放巨大的人才吸引力。“想起自己初來大灣區創業的時候,公司員工只有5人,現在已發展到過百人。”在江門創業接近7年的港青何世傑,對大灣區人才聚集印象深刻。留美歸來的博士袁玉宇表示,大灣區成為不少人才回國的首選。“特別近年廣東人才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這是對海外人才吸引力最大的地方。”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帶來人才新“引力”,吸引大批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創業。2008年底,留美歸來的博士袁玉宇帶領團隊回家鄉廣州創立邁普醫學,現已成功利用生物3D打印等領先技術,產品成功進軍全球高端市場,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他說,大灣區成為不少人才回國的首選。“特別近年廣東人才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這是對海外人才吸引力最大的地方。”
“現在連當年在美國的老師都對到內地創業非常感興趣,躍躍欲試。”袁玉宇笑言。數據顯示,6000多萬海外華人華僑中,來自廣東的佔一半以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富礦”優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上半年,廣東留學回國華僑華人專業人士近6萬,創辦企業3000多家。
學者籲“引育並重”創紅利
除了大批海外人才回流灣區創業就業外,內地高校畢業生也源源不斷到大灣區發展。2015年開始,內地流動人口規模從持續上升轉為緩慢下降。但廣東的人口流入不僅沒有下降,反而處於高位持續增長。近日舉行的廣東全省就業創業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透露,據往年情況,預計今年除省內約57.6萬高校畢業生和10多萬技術院校畢業生,還將吸引省外約20萬高校應屆畢業生到廣東就業創業,其中大部分將流入珠三角。
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李善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將“人口紅利”轉為“人才紅利”的優勢,“引育並重”是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政策的關鍵。
為此,李善民建議,在“引”的層面,可建立大灣區人才特區,重點引進創新創業團隊、高精尖人才,優化全國博士和博士後青年人才引進和流動機制;在“育”的層面,盡快在大灣區形成高等學校集群,培育本土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