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0日電/不久前,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國資委令第39號,以下簡稱《辦法》),目的就是要建立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鈎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做好此項工作,將有助於積極建立完善央企現代企業制度,明顯增強央企內生活力和發展動力,培育央企核心競爭力,有利於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實現央企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經濟轉型提質發展的表率。
央企工資總額管理的主要內容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甄新偉文章介紹,《辦法》主要對央企工資總額管理相關事項進行了調整與規範,涉及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一是重點明確了分級管理。國資委與央企之間就工資總額管理工作明確了職責劃分。其中,由國資委管制度、管總量和管監督,由央企內部決定自主分配、管預算分解落實,以及管具體操作執行,明晰了國資監管部門與企業主體之間的權責內容,將積極提高工資總額管理工作效率。二是重點加強了分類管理。國資委根據功能定位、改革試點等對央企進行了科學分類,加強差異化的監管政策導向以及管理方式,提高了管理科學性、工作效率和效果。三是積極完善相關配套管理工作。今年還將重點推進央企三項制度改革,進一步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意識,積極加快推進企業建立健全市場化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管理機制,實現工資總額管理效果最大化。
央企工資總額管理的主要意義
文章分析,首先,國企改革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一項重點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央企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充分激發中國央企1300萬職工活力,是打造央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人才隊伍保障,進一步提升央企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央企發揮表率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為解決好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中國經濟邁入高質量轉型發展新階段。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撐和依靠力量。特別是央企,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保障、國防軍工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經濟體量大、分量重、數量多,在中國國民經濟生產領域占有重要地位。2018年10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首次公開了中國中央的全部資產總額,截止到2017年末,中央國有企業資產總額76.2萬億元。中國央企的特殊地位以及中國經濟發展所處階段,都決定了需要央企發揮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率作用。央企高質量發展也將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國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貢獻重要力量。
第三,加強工資總額管理也是國資委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客觀需要。
工資改革是國家、企業、職工三者利益關係的重要調節方式,往往牽一發動全身,更直接關乎著1300萬央企職工切身利益。完善工資總額管理,也是央企為了適應新時代新發展新要求,既滿足央企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又是國資委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重要手段。2003年國資委成立後,建立並持續完善以工資總額管理制度為基本依托,實現對央企職工薪酬監督管理,在2014年實現了中央企業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全覆蓋。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國資委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以積極培育央企全球競爭力為主要目標,成為央企工資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