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潔篪會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圖片來源:參考消息網) |
中評社香港11月9日電/筆者10月份造訪北京時常被問及,美國副總統彭斯不久前嚴批中國,是否在宣告一場新冷戰。筆者回答,美中關系已進入一個新階段,但冷戰之說誤導人。
捷克世界報業辛迪加網11月7日載文《合作競爭的美中關系》,文章說,冷戰時期,美蘇幾乎沒有貿易或文化關系。相比之下,如今中國只有有限的核力量,而美中年貿易額達5000億美元,每年有35萬中國學生在美留學,300萬中國人赴美旅游。因此,對當今美中關系的更好描述是“合作競爭”。
二戰結束以來,美中關系經歷3個階段。朝鮮戰爭後的20年兩國敵對,接著是尼克鬆著名的訪華後兩國的有限合作。隨著美蘇冷戰結束,美中關系進入第三階段。美國幫中國融入全球經濟,包括加入世貿組織。但冷戰後的頭10年,華盛頓也防範中國,同時加強美日同盟并改善美印關系。如今,自2017年以來,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把重點放在大國競爭上,而中俄被列為美國的主要對手。
許多中國分析家認為第四階段的始作俑者是特朗普。其實在美國國內,對華看法變壞早在2016年總統競選前就開始了。特朗普的言論和關稅只不過是火上澆油。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特朗普只盯著雙邊貿易逆差是錯誤的,但也有不少人支持他對中國試圖挑戰美國科技優勢的指責。中國軍力日益增強也給雙邊關系增加安全方面因素。盡管由於美中高度的互相依賴關系,第四階段不是冷戰,但也絕非像不久前美加圍繞乳品市場准入的那種通常貿易爭端。
一些分析家認為,第四階段標志著一場衝突的開始。衝突中,守成霸主將與新興挑戰者開戰——衆所周知的修昔底德陷阱。他們以一戰作為類比。但一戰的原因要複雜得多。更重要的是,1900年德國工業產值就已超英國。反觀中國,目前只有美國經濟規模的3/5。相比當年英國應對德國,美國擁有更多時間和資產管控中國權力的崛起。在亞洲,中國還受到天然的權力平衡制約。日本(第三大經濟體)和印度(人口很快將超中國)都不願受到中國支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