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壁壘(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0月24日電/70年前,美國外交官喬治•凱南撰文探討如何應對蘇聯,即後來衆所周知的“遏制政策”。時間快進到2015年,美國外交學會發表題為“修改美國對華大戰略”的論文,稱“由於美國要把中國融入自由國際秩序的努力如今已對美在亞洲的主導地位構成新威脅——可能導致對美國全球權力的大挑戰,華盛頓需要新的對華大戰略,它將以制衡中國權力上升為中心,而非繼續助其崛起。”作者并沒推薦遏制(戰略),但建議美國重振經濟,擴大亞洲貿易網絡并將中國排除在外,建立一個科技控制機制,加強印太夥伴關系……
新加坡《海峽時報》10月12日載文《遏制2.0版——中國成為目標》,文章說,該報告在奧巴馬執政時期基本被埋沒。但如今特朗普政府似乎已擦掉報告的灰塵,決定將其作為自己的腳本。美國政府的四大支柱白宮、國務院、五角大樓和財政部在制衡中國這點上立場一致。這樣一來,形勢變得比多數人預料的嚴峻。任何實質性遏制政策都會引發反制,從而升高(美中)全面衝突的風險。
目前看,特朗普正脫離自尼克鬆訪華起8位美國總統定下的路綫。當前背景下,美財政部的態度轉變發揮了影響,這很大程度上是華爾街的抱怨引起的。華爾街抱怨美企在華受到不公平對待、利潤逐漸下滑。還有另一因素。在當今世界,科技往往是贏家通吃的,美國擔心中國的宏偉科技計劃是精心策劃之舉,旨在通過科技超越實現主導世界。
特朗普自認對華貿易措施開始傷害到中國經濟,影響中國大公司估值,損害圍繞中國的情緒。而北京為提振經濟開始采取放鬆環保標准、取消兩國軍方高層對話等行動表明,中國最不想做的事就是向美方的要求妥協。我們沒理由幸災樂禍。人民幣下跌損害亞洲衆多出口國的競爭力,中國污染控制減少會影響全球。華爾街也開始表達對新形勢的擔憂。美國股市周三大跌,這同與中國的摩擦是有關系的。
這些現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令特朗普收斂一點。但眼下,包括在位於火奴魯魯的美國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沙文主義盛行。
與此同時,從澳大利亞到日本和印度,沒人喜歡被要求選邊站。特恩布爾政府的最後幾周,想要修複澳中關系;日本首相安倍不久將訪華,屆時,“一帶一路”倡議與日方的優質基礎設施和自由與開放印太戰略或許出現一定程度的會合。印度總理莫迪也在5月份訪華與中國領導人舉行修複關系的會談。
若遏制中國確實是美國的打算,那麼它不太可能成功。中國不可能被從全球故事中勾銷,更不可能被從亞洲故事中勾銷。充其量,美國只能給中國的(前進)道路上設置一些障礙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