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效應
克而瑞地產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房企新增債券類融資成本較2019年全年下降0.72個百分點。具體來看,境內債券融資成本4.14%,較2019年全年下降1.18個百分點,主要由於短債發行量上升,叠加上半年宏觀短期流動性寬鬆,使得各個梯隊房企的境內融資成本均實現下降。
從數據上看,房地產行業整體融資成本在下降,但這並不意味著低利率融資“紅利”惠及到所有房企。
以此次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的13家房企為例,綠城中國本期發行的五年期3億美元高級債,其票面利率僅為5.65%,這也創造了綠城中國中長年期美元高級債發行的歷史最低水平。
而當代置業擬發行的2.5億美元綠色優先票據,其票面利率卻高達11.5%。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當代置業已進行多次高息發債。2月20日,當代置業發布公告稱發行2022年到期的綠色優先票據,票面利率11.8%;2月27日,當代置業發布公告稱將發行一筆2024年到期的綠色優先票據,票面利率為11.95%。上述票據發行所得款項淨額均用於若干現有債務再融資。
時間往前推進,明發集團的高利率發債也一度引發市場關注,票面利率高達22%。值得一提的是,若明發集團在債券到期日未能根據債券條件支付任何到期款項,則該美元債的利息將會由22%+10%飈升至32%。
謝逸楓表示,除房企自身所營造的品牌效應外,企業的信用等級、利潤表現、整體負債率等都會影響到融資利率的高低。“馬太效應”使然,房企融資也愈發向頭部靠攏,尤其是目前銷售表現不佳的情況下,資本市場也有意“擇優錄取”,部分房企的高息發債也是無奈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