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六大電廠的存煤可用天數大約為22天,仍處於相對高位。”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5月14日發布的報告也顯示,一季度,全國煤炭消費8.7億噸左右,同比下降6.8%。
需求“掉隊”導致的供需失衡讓眾多煤企措手不及。“煤炭企業竭盡所能地加快復工復產,卻很快因為用力過猛導致了煤炭相對過剩。”太原局集團公司懷仁火車站站長葛紀平說,“上游煤礦產能釋放迅速,但下游銷售遇阻,許多煤炭銷售企業就不可避免大幅減少發運量。由於市場不景氣,我們周圍十多個煤站中近期最嚴重時有近一半幾乎不走車了。”
煤炭的短期過剩讓不少煤礦一度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煤炭市場不好,但我們卻不想停產或減產。”肖久忠表示,如果煤礦停產再復產,僅集中檢修的費用就會遠高於正常運轉的維護費用,安全隱患也更大。另有煤企負責人表示,鐵路方面也不希望煤炭運量下降太快,“因為他們這段時間客運損失已經很大,如果貨運量再不能保證,損失還將進一步擴大”。
為了保證產量運量,煤企和運輸部門都想盡辦法,讓流通鏈條“拉長”“降速”。朔州中蘆煤炭銷售有限公司將銷售前移,於4月初在港口新開了兩個存儲垛位,儲存能力10萬噸,“實在不行就先存起來”。
馬志強介紹說,為了保證整個煤炭產業不斷鏈,他們對掌握在其他企業手中的堆存場地進行了摸底,一旦港口存煤達到極限,就啟用這部分堆場。“從前期的摸底情況看,這個容量大概有2000萬噸,如果需要,我們會和這些企業協調使用這些堆場。”
快成物流公司數據經理張濤說:“疫情對各行各業的影響仍在持續,目前來看經濟復甦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因此煤炭市場低迷的狀況在中期來看難有根本性轉變,不過總體上需求仍在一點點地慢慢恢復和釋放。”
“最困難的時候可能正在過去。”馬志強說,“從山西省內電廠的煤炭拉運情況來看,需求正在恢復,企業的內生動力正在被調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