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擴大開放形成東北振興的重要動力
文章認為,這些年,東北地區轉型發展相對滯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開放進程相對滯後。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抓住新機遇,以製造業轉型升級為重點,以擴大開放倒逼改革為突破,可望由此形成有利於東北經濟轉型升級的市場環境。
第一,以擴大開放提升製造業競爭力。東北三省需要擴大與製造業強國和國內發達地區的技術合作,以市場換技術、以資源換管理,提升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加強核心技術與關鍵零部件研發,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比如,創新中德(沈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等中外產業合作園區的合作機制;借鑒相關經驗,通過引入市場機制,探索設立“遼滬特別合作區”“吉浙特別合作區”“黑蘇特別合作區”等,共同打造對外開放新平台。此外,還要推進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創新發展。比如,按照自貿區標準推進黑龍江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加快探索跨境經濟合作區的運營模式、管理體制與多層次跨境協調機制。
第二,以服務貿易為重點,形成“一帶一路”東北開放大布局。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東北地區與東北亞、俄、蒙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進程正在加快。要抓住這個重要機遇,加強與俄羅斯及東北亞地區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一是全面推進服務業市場開放。建議加快向社會資本和外資開放服務業市場。二是借鑒上海等國內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經驗,加快建設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選擇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作為擴大開放的重點領域,全面實施負面清單管理。三是按照自貿試驗區標準推進各類園區建設。建議在經濟領域探索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制度框架體系,使保稅區、出口加工區、邊境合作區、國家級新區等各類園區成為“准自貿區”,進一步改善各類園區發展的體制政策環境。
第三,以開放倒逼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動力。建議東北地區以深度融入東北亞區域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為重要目標,以開放倒逼改革,形成東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動力。一是以競爭中性為原則深化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既要按照公益類和商業類的劃分,改進對國有企業的管理,還要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好解決對國有企業的行政化管理等問題。此外,還要探索新型的國有經濟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實現國有資產的有效監管;進一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高治理的有效性。二是盡快形成民營經濟大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要通過產權制度安排,穩定民企預期,保障其合法權益,更好激發民企活力和創造力;要優化民企發展環境,降低實體經濟領域企業成本,增強營利能力;要激發企業家精神,依法保護其財產權和創新收益。三是形成改善營商環境的新動力。一方面,要通過開放為經濟運行營造國際化、法治化、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形成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的新格局。另一方面,要著力推動行政管理體制、金融體制和科研管理體制等領域改革,促進更多的智力成果轉化為技術成果和產業成果,消除創新機制障礙、資源合理流動和配置障礙,使人才、土地、資本等資源要素向新經濟聚集,為新經濟發展營造寬鬆環境。此外,還要加快推動政府職能轉變,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簡政放權,從財政、稅收、金融及服務等方面為創新創業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使東北老工業基地成為創新創業的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