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天氣灰蒙蒙的下午,他站在自己的露營車旁邊問道:“我有什麼理由要到其他地方去養育孩子?這裡是現代的羅馬,我的朋友。”
據一些專家稱,美國主要城市的住房成本飈升不僅加劇了國內的不平等問題,還可能抑制整體經濟的發展。
芝加哥大學的謝長泰和伯克利的恩裡克·莫雷蒂的研究表明,如果紐約、舊金山和聖何塞這三個高生產率城市大幅放鬆建造法規,全美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會高出近9%。
哈佛大學的愛德華·格萊澤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約瑟夫·吉尤爾科認為,限制土地使用法規的成本可能達到全國GDP的2%。他們辯稱,考慮到區域之間巨大的生產率差異,如果在舊金山灣區建造更多住房,讓人們可以從拉斯維加斯等城市搬到那裡,那麼GDP“幾乎肯定”會攀升。
毫無疑問,美國領先城市地區正在達到非凡的生產率。據布魯金斯學會的查德·希勒計算,10個最大城市貢獻了2010年至2016年美國生產率增長的一半。
然而,其他經濟學家質疑城市規劃法規對經濟增長的損害。灣區住房成本飈升也給其他地方的城市帶來了機會,因為高成本促使科技公司和工人搬到成本更低的地區,那裡的住宅建設法規更為寬鬆,比如美國南方的得克薩斯州。
一些研究者稱,過度關注放鬆監管的好處,可能會誇大住房建設的作用,忽視導致社會流動性低下的其他因素,包括美國教育體系的缺陷。更好的公共交通網絡,比如像歐洲那樣的交通網絡,也會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
隨著多戶住宅建設聚焦於高收入居民,同時一線城市房價快速上漲,負擔能力仍然是一個問題。哈佛大學住房研究聯合中心的數據顯示,在9個最大的城市地區,超過一半的租戶家庭支付的房租占到其收入的逾30%。
美國人在住房市場的命運也因種族差異而有很大不同。斯坦福貧困與不平等中心的馬修·德斯蒙德說,約71%的白人家庭住在自己擁有產權的住房中,而黑人家庭和西語裔家庭的這一比例分別為41%和45%。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