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虎指出,現在“歷史經緯”這個說法很流行,面對重大歷史問題、採取重大行動前一定要講清楚歷史經緯。在“九二共識”上的歷史經緯除了前面所說的大本大源之外,也要講清楚“九二共識”的歷史功效、歷史作用。要從台灣問題的來龍去脈,兩岸關係40年來的演變過程、深刻涵義上理解“九二共識”的歷史作用。這是我們爭取主動,掌握認知戰的主導權、話語權的必要條件。80年代小平同志提出“一國兩制”,1992年達成共識。從兩岸關係發展40多年、“九二共識”達成30年以來的歷史脈絡看,“九二共識”跟“一國兩制”事實上都是大陸方面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兩岸歷史性和解,促進國家統一而主動做出的重大讓步,體現了為合理解決問題的誠意和耐心,而不是民進黨當局和一些台獨分子所謂的“統戰陰謀”。
事實上,“一國兩制”的參照物很清楚,就是“一國一制”,不願意“一國兩制”難道願意回到“一國一制”嗎?“九二共識”則體現出在兩岸公權力互動方面的相互默契,對大陸而言則是重要妥協。當然,“九二共識”跟“一國兩制”不是一回事,但在做出讓步、甚至妥協方面的精神有類似之處。對此,尤其是大陸方面要主動講,對台灣社會、台灣青年、國際輿論都要講,對自己人也得講清楚。在“認知戰”條件下更要講,不要陷進台灣的話語陷阱裡。這樣,兩岸關係倒退、遭到破壞,是誰的責任就清楚了。
李義虎強調,要對“九二共識”本身“擺事實,講道理”,對扭曲和否定“九二共識”的錯誤論調進行深度反駁。“九二共識”遇到過兩類錯誤論調,一類是民進黨對它的否定,主要有三種否定的形式:一是直接全面徹底否定,包括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包括對其內容、內涵及表述形式;二是玩所謂“新共識”的花樣,通過偷換概念實際上否定了“九二共識”的真正內涵或意涵;三是把“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捆綁,誤導民意,混淆視聽,破壞其聲譽,將“九二共識”徹底打入冷宮。另一類是國民黨對“九二共識”的扭曲,也有兩種形式:最典型是“一中各表”,實際上兩會達成共識後不久,台灣媒體“標題黨”就提出了“一中各表”,結果後來被國民黨接受了。因此,這個說法甚至比“九二共識”這個名詞出現得還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