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貴表示,今年到現在有這麼多所學校面臨退場,原因一是4月22日通過《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私校退場條例)助長退場浪潮;二是因為少子化,人口紅利從2016年開始遞減,一直到2028年完全結束。等於說,2022年正處於少子化浪潮的高峰,所以過去預估可能會面臨退場的大專院校,現在退場正是時候。
陳振貴指出,從1990年7月23日第一所私校國際商專退場開始到現在,連同蘭陽技術學院有12所私校停辦、停招,這些私校都是以一波一波的方式退場,例如1990年國際商專之後,下一波是2014年2所私校、接著是2018至2019年3所、再來是2021年、2022年有6所。
陳振貴說,如果不是因為私校退場條例通過,以及少子化浪潮到達高峰,恐怕外界也不會想到私校退場的浪潮會來得這麼快;若再不改善,直到2018年沒有人口紅利時,可能還有近10家私校會有倒閉風險(指上述註冊率未達6成的私校)。
陳振貴告訴中評社,如果要挽救私校退場,當然是要解決少子化問題,但現在只能增加招收境外生來台就學。境外生分三塊,即陸生、僑生、國際生,可惜的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兩岸關係不佳,陸生從3年前開始就不來了;近兩年又因為疫情緣故僑生、國際生也減少。
陳振貴認為,“教育部”4月25日公告修正《港澳居民來台就學辦法》,開放不具居留或依親資格的香港、澳門學生來台就讀高中、五專。其實香港、澳門早就回歸中國大陸了,而且香港發生遊行運動後對台灣就不很友善,民進黨政府也知道,所以想表現友善但效果有限,所以這有政治上的意義,實質解決問題幫助不大,而且港澳學生人數都在逐年縮減。
陳振貴表示,過去“教育部”有些措施延緩了私校退場潮的出現。第一是2014年開始實施、預計到2026年為止的“寄存制度”,例如“教育部”核可該校招生100人,學校自認只能招到60人,便“寄存”40人給“教育部”,無名額上限,等到學校認為招生好轉,再向“教育部”申請取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