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演習,大都是由主辦國和主要參演國擔任課目指揮艦,此次我們為體現友誼平等,6個海上演練課目分別由不同艦艇輪流擔任指揮艦。”海上聯合編隊指揮所中方指揮員彭固良說,這種設置能夠使各國官兵都得到鍛煉,能夠提高各國海軍指揮協調能力。
演練期間,各國艦艇根據不同階段任務,以指揮艦為中心,以扇形警戒隊形或“一”字形列隊挺進。“扇形警戒幕是根據艦艇的裝備性能及職能進行展開,以指揮艦為中心,各國艦艇在分配的扇形警戒區域內根據規定航速範圍自由機動。”軍山湖艦實習艦長蔡峰說,“一”字形指揮簡單,為各艦預留了更大的預先機動及戰術規避空間,有利於開展“地毯式”海上搜救。
讀懂了
編隊通信課目演練中,指揮艦依據《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內容向各艦提問,各國參演艦艇通過代碼搶答的方式進行計分比賽。
“幾乎是對方一提出問題,大家就能快速說出答案。”各國海軍對於規則的熟悉程度,讓黃山艦中士劉珍文印象深刻:“我們艦艇官兵平時都會抽空學習英文,簡單的英文代碼是難不倒我們的。”
劉珍文說,每次多國海軍活動都像是一次外交活動,置身其間,感覺自己就是一名小小“外交官”,每參加一次,自己的功力就增長一分。
主動學習,取長補短,參演官兵逐漸培養起了國際化思維。聯演期間,武器裝備保養、艦容艦貌、專業技能……水兵們用自己的語言,拉近了相互間的距離。而讀懂對方,便是信任的基礎。
“統一的規則代碼,在直升機甲板互降過程中發揮了不錯的效果。”廣州艦艦長劉斌說。
在與新加坡“忠誠號”護衛艦開展直升機降落對接作業時,新方駕駛室與廣州艦通過甚高頻通信後,立即清空甲板嚴陣以待,我直升機根據新方甲板紅藍指示牌信息實現平穩降落。這種通信方式不僅極大提高了對接效率,而且避免了語言不通、信號不穩等因素對指揮協同的影響。
凝聚互信,展現擔當。每一次聯演累積起來的互信與友誼,必定為未來的海上合作打下堅實基礎,中國與東盟也將攜手為打造南海“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