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未來教育重點:培養學生面對未知的能力
http://www.crntt.hk   2024-08-14 18:07:15
圖:小朋友眼中的AI專家(圖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生成式AI對東亞教育體系的衝擊會非常大。”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助理教授戴韵指出,東亞教育體系以考試為導向,強調通過反復練習,在標準化測試中提高學業成績,關注對概念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但人們看再多的書,能學得過AI嗎?”在她看來,未來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面對未知的能力。

  問好問題 才會獲滿意答案

  戴韵說,現時學校進行AI普及教育的方式,是將其以模塊方式塞入學校電腦課或常識科等課程中。但這或會導致課程過度擁擠,尤其香港每隔幾年便會有新興主題教育來幫助學生面對不斷出現的挑戰,如編程、職業教育、生命教育等。若只按照做加法的思路把新模塊塞進去,再加上學校本身的核心課程,最終效果或有限,亦會給學生帶來較大壓力。

  而去年,OpenAI發文稱,GPT-4在專業和學術基準測試上已達到和人類相同的水平。她指出,若教育依然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背誦記憶,這其實是“機器學習”模式,學生培養的能力在未來肯定會貶值、甚至被AI替代。

  “教育一直以來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培養學生面對未知的能力。”她指出,機器學習能非常輕鬆掌握已知的知識,但現實世界是未知的,小到今天出門會遇到誰、大到研究開發出新的科學成果,都屬於未知。學生若有足夠的見識和能力做出合理科學的決策,才能幫助他們在社會化場景中面對未知複雜的世界。

  對此,嶺南大學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姚新亦認為,駕馭人工智能系統的關鍵能力之一是給出合適的提示詞,“同樣一個系統,給出不同的提示詞,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因此需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問出更好的問題、得到滿意的答案,在他看來這正是教育的本質,但相信這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都會較高。

  而對於部分人會擔憂自己被人工智能替代,姚新指出,“自動化以後不會替換你這個人,而是替換你正在做的事情,這是極其重要的概念。”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