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教育部”否認沒有刪除廉恥的回應,區桂芝更遭到側翼攻擊,她說,大家都看得到“教育部”實際的作法,若能獲得眾人認可,她予以尊重,但要問是否意識形態價值,高於文化道德教育?沒有責任嗎?而她是無視一些攻擊,這些都是意識形態。
區桂芝認為,在華人的文化教育上,台灣曾是第一,教育是為國培養人才,沒品德只會將國家帶歪、帶向完蛋,品德是做人根本,可能因現在正值選舉敏感時刻,所以她被關注,其實她覺得,台灣以外的華人並不太在意台灣選舉會選出什麼樣的人,而是在意台灣曾是中華文化的領頭羊,如今怎會崩壞到如此地步?沒有海外華人不關心台灣與大陸的。
區桂芝提到,當然她知道,不是說學校教了文化道德後就一定會變成君子,古來有話:“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也不是讀了書就變成君子。以前傳統社會文盲占九成,現在社會的文盲是少了,學校教育也就凸顯很重要,學生若不再瞭解品德的重要性,而只看到要追求社會實力,那就可看到現在社會上的官商負面案例,有太多太多,到底能給學生什麼引導與啟發?
中評社記者提起最近有人用胡適推動白話文運動為例子來批抨她。區桂芝說,五四新文化運動、全盤西化,導致文、白間的爭執,是一直延續到現在,但不能不讀歷史、不去深思其意義,胡適那年代是因為整個國家陷入危急存亡之秋,當時中國被列強瓜分、中國人如一盤散沙,社會上文盲多,胡適才提出白話文運動,是希望盡速將看不懂字的中華民族給救亡圖存,那時是特效藥,當然缺點是對古典文化文學喪失了美好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