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據光明網報道,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個突出特性,科學概括了中華文明有別於其他文明的獨特性,對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五個突出特性以其內在的邏輯和歷史聯繫,形成義旨周備、有機統一的整體。
“連續性”是人類文明史中的獨特現象。稽之往史,“連續性”是中華文明開卷可知的直觀特性。中國文化一脈相承,廣被四鄰,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延綿數千年,未曾發生過文明的斷裂或替代,巍然屹立於世界文明之林,並留下了浩若煙海、詳密不斷的典章文獻作為文明傳承的印跡。作為人類歷史上的四大古文明之一,中華文明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沒有中斷的文明,這樣一份人類文明史上獨一無二的成績,非有深厚的原因,不能幸致。
以“創新性”達致“連續性”。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存續久遠,有賴於其突出的“創新性”。“創新性”為“連續性”提供了汲古開新、繩繩不絕的動力。中華文明能避免其他古老文明生老死滅的宿命,在於它面對新挑戰、新刺激而不斷有新應對、新創造、新發展。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唯變斯定,古老而又常新,“連續性”與“創新性”兩義相輔,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
“連續性”也為“創新性”提供了所守之“正”、所由之“源”。任何創新都不可能憑空翻新,無所依傍,本源若枯竭,下游自成斷港絕潢。傳統在不斷革新中發揚,而真正成功的革新又促進傳統的擴大和充實。中國文明的“連續性”發展,使得千百年來歷朝歷代的創新得以記錄、得以積累、得以傳承,文明成果蘊蓄豐厚,文明之流從數縷清溪匯成江河,蜿蜒千裡,沛然莫禦,浩大深廣,流衍不斷。
“統一性”與“連續性”相互成就。“連續性”是中華文明在時間上的特性,“統一性”則是中華文明在空間上顯現出來的特性。兩個特性相互保證、相互成就。中文“傳統”兩字,即蘊“連續性”和“統一性”兩義,既有連續不斷、世代相傳的意思,又表明合天下為一統的祈求。“傳”有“傳道、傳宗、傳代、傳衣鉢”,“統”有“正統、道統、治統、政統、學統、文統”等說法,無不說明中國政治文化追求一脈相承的統緒,把“大一統”視為“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將“中國”的綿延永續作為神聖信仰。
中國傳統推崇“正統”之義,“正”是“正天下之不正”,“統”是“合天下之不一”。“實現統一”和“傳承統緒”成了傳統政治的至上原則和價值理念。中國歷史上多次發生過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情形,他們也以入承大統、四海一家為追求,延續了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上也多次發生過政治分裂和軍事割據,但是沒有造成文化上的斷絕,即使在分裂時期,政治人物仍向往著“創業繼統”,“大一統”之義仍是中華民族執著的追求,這保證了數千年文明史上,中華文明始終能在統一、分裂而又復歸於統一的軌道上連續運行。<nextpage>
“統一性”確保了中華文明的超大規模,使其在遭受外來挑戰之時更加長於防衛,從而獲得“連續性”發展。近代中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被迫捲入現代世界體系。但是因為中國足夠大,文化凝聚力足夠強,在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抗爭之下,帝國主義列強無法實行滅亡和瓜分中國的殖民政策。近代中國保持了領土的大體完整,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沒有因為西方的殖民擴張而中斷。
以“包容性”涵育“統一性”。“統一性”是“包容性”的前提,而“包容性”使中國的統一成為有機的而非機械的、強韌的而非脆薄的。在中華文明逐步擴展和漸次融合的進程中,無論中原王朝的開疆拓土還是四邊的歸化內徙,各民族之所以能走向團結統一,緣於各民族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更緣於文化上的兼收並蓄。中華文化創造了一整套秩序體系和知識話語,以“中”為中,層層圍拱,層層簇聚,使得環中而處者,慕華風、易胡俗,最終與中相融。在這樣極具包容性的秩序體系和話語體系中,不以族群和地域來區分文明和野蠻,而是大家共同接受中華文化陶冶熔鑄。
“包容性”成就了“連續”“統一”,是中華文明延續綿長的重要原因。中國在秦漢王朝之後,雖經長達三百餘年的分裂,還是迎來了再度統一並走向隋唐的強大輝煌。這是各民族文化長期交織互灌、錯綜醞釀的結果,正是“包容”帶來的制度文化“創新”,使得中華文明能再度“統一”而得以“連續”發展。
反過來講,“連續”“統一”也保證了“包容性”。上千年的“連續性”文明積厚流光,方能滋養出足夠的文化自信和開放包容的心態,使得中華文明面對外來文化時,發展出宏深的接受消融能力,海納眾流,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創新。
“和平性”與其他四個特性互為一體。中華文明作為“連續”而“統一”的農耕文明,相比於游牧文明乃至後起的商業文明,農業生產需要較長的周期,尤賴於穩定的社會秩序。需要統治者休兵止戈,與民休息,不奪農時,廣辟草萊,長此以往自然積澱出穩定內斂、愛好和平的文化性格。
中國很早就完成了一個相對獨立地理大區域內的統一,中國政治歷來偏重中央的凝合。對外修文德以來之,對內行仁政而化之。中國人深知,徒恃武力不能長久。在文化生活中,亦求有餘不盡,文學藝術上推崇空靈蘊藉、清逸淡遠的風格。正是這種深沉而強韌的和平精神,使得民族文化的生命力量,不至於向外馳逐,騁嗜奔欲,耗竭過度,保證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發展。
中華文明“統一性”和“和平性”兩義相輔相成。中國的統一建立於以“中”為核心的“家國天下”文化理念上,從內心融合達於物我融合、天人融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自我延綿開去,傳統國家被看成人倫關係的投射,“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人各得其所,四海皆兄弟,天下為一家。由此可見,中華文明的“統一性”更多靠文化的和平化育,偏重內在的“包容”和充實,斯可謂以“和平”“包容”求“統一”,方得其悠久“連續”。
作者:章益國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