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熇指出,我國人民從古至今充滿對登月的向往(中評社 梁帆攝) |
高瞻遠矚的探月“繞路回”三步走
張熇表示,中國的探月工程從2004年正式立項,一直到2020年12月嫦娥五號勝利完成採樣返回,標誌著“繞路回”三步走順利完成,取得了“六戰六捷”的輝煌成果。但實際上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初步形成在上個世紀90年代甚至於更早,我們中國的科學家及工程技術人員就已經在做月球探測相關的科學和技術準備的研究工作。
張熇繼指,航天五院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成立了關於月球探測相關的論證小組,到1998年,已具備關於月球探測衛星關鍵技術的初步成果。在2000年我國航天局發佈的《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第一次提出中國人在開展了近地的遙感通信、航天之後,要開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活動,標誌著探月工程得到國家正式的支援。後來到2004年1月份的探月工程正式啟動,由老一輩航天人深謀遠慮提出的“繞落回”三步走,是一個在技術上不斷跨越,任務實施上不斷挑戰,但又是可實現的,同時在科學層面上不斷深入的戰略。這三個規劃也為後面工程的順利實施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張褐指出,嫦娥五號經歷23天的艱苦過程,實現了月壤的圓滿回歸,走出了中國探月工程“繞路回”三步走的最強樂章,也是代表了我們中國航天在深空探測領域里的一個最強的水準。
港校為探月輸送“彈藥” 未來已來需接續奮鬥
張熇讚揚道,和香港理工大學共同研製的嫦娥五號的機械臂、近攝的相機等等裝置都在軌順利完成了任務。同時與香港理工大學在月球的地形地貌分析方面做了很多的合作,特別是對著陸區的高層石塊、撞擊坑都開展了一些統計分析,給我們最終著陸的策略制定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據;並且與校方合作研發的嫦娥四號降落相機,在降落過程中拍攝的圖像幫助嫦娥四號恢復了著陸的航跡,可謂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