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穩步提升森林食物供給能力
http://www.crntt.hk   2024-03-09 09:06:25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森林食品產業一頭連著糧食安全,另一頭連著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產業。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統計顯示,全國森林食物年產量超過2億噸,已經成為中國繼糧食、蔬菜之後的第三大重要農產品,人均森林食物產量130公斤左右,居世界前列。事實證明,科學利用森林和林地資源,發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向森林要食物,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能夠有力增強中國食物供給能力,豐富食物來源,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學習時報發表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秦光遠、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程寶棟文章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向森林要食物”“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為此,在科學保護森林資源基礎上積極開發利用森林和林地資源,借助森林生物多樣性優勢,以科技賦能於森林食物種植和加工產業,穩步提升森林食物供給能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樣、更優質的食物選擇,助力早日實現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

  文章介紹,森林食物主要是指森林或者林地生產的食物,品種極為豐富,包括可食性的果實、花、葉、枝、皮、根、脂液以及寄生物、附生物等非木質林產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接續實施“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等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天然林商業性采伐由停伐減產到全面停止,森林資源持續增長、生態功能顯著提升、森林質量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4.02%,為擴大森林食物供給奠定了扎實基礎。

  文章指出,森林食物生產具有其突出優勢,不與農爭地、不與糧爭田,空間適應性廣,既能結合不同地區自然禀賦的實際情況發揮生態功能,還能因地制宜發揮不同類型食物生產功能。很多森林食物的生產過程接近原生態、純天然,具有較高的營養健康價值。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和消費需求多元化,直播帶貨等新消費模式快速興起,森林食物的消費者認知度和接受度快速提升,森林食物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但是,當前森林食物供給和消費市場仍存在一些明顯的短板弱項,木本糧油作物單產不高、生產周期長、調種改良周期久,生產采收環節機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終端產品市場競爭力不足,一些新興的、典型的現代化裝備、技術和工藝等應用於森林食物生產過程的比例偏低且發展滯後。此外,能夠大幅提升增加值的森林食物深加工仍處在探索階段,缺乏成熟的、有代表性的產品。

文章提出,未來,要著力破解這些短板弱項,需要從根本上破除制約森林食物供給的體制機制障礙和市場障礙,讓森林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糧庫、好糧庫。

  在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上下功夫。在體制方面,森林食物作為傳統林業的副產品,林業主管部門的職能職責並不包括森林食物生產,同時,由於森林食物涉及眾多品種品類和行業部門,不同管理部門的職能和權責存在一定交叉和重叠,導致難以形成共同壯大森林食物供給的管理合力。因此,要著力改革體制,明確不同部門管理職能和權責劃分。在機制方面,要理順和優化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培育森林食物消費市場,更多利用市場機制來優化相關資源配置、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在技術創新與應用上做文章。一方面,依托科技創新聯盟、專業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科教資源優勢,搭建產學研融合平台,推動森林食物供給全鏈條科技創新布局和技術應用。著重圍繞土地土壤、地理地力、良種良法、加工工藝等,建立高產穩產優質森林食物品種特別是木本糧油的種質資源庫,推廣應用適應不同森林食物的作物栽種、采收、加工等難點技術攻關,啟動實施科技增“糧”增“油”、機械增“糧”增“油”行動。另一方面,強化木本油料科技特派員、農技人員、鄉土專家等隊伍建設,完善科技推廣實績考核和激勵機制。鼓勵支持木本油料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引導組建產業化聯合體,強化服務體系支撐。

  持續強化資金和政策支持。林業既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又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產業,還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載體,需要持續加大資金和政策支持。中央預算內投資要積極支持新造木本糧油經濟林等工程建設,“雙重”工程對符合條件的油茶等木本油料新增種植和低產林改造任務予以優先支持。一方面,切實提升森林食物供給能力,不僅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示範、帶動功能,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到森林食物的供給中。另一方面,強化資金監管,切實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堅持規劃先行,明確重點方向、區域和品種,用好財政資金。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