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的相關通知中,明確指出互聯網營銷工作者、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等屬於“自由職業”,應納入就業統計,這原本是與時俱進的做法,但卻被部分高校利用統計規則的更新鑽了空子,將應當歸為“不就業擬升學”或“待就業”的學生統計為已就業狀態。
除自由職業外,靈活就業也成為部分高校修飾就業率的“好方法”。
廣州某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的畢業生郭海濤說,輔導員曾多次勸說找不到工作的同學簽“靈活就業”,並將檔案派回生源地的人才市場。“輔導員向我們保證這不會影響應屆生身份,並且也希望我們理解,之所以‘出此下策’是為了不讓較低的就業率數據影響學校之後的招生。”
2
虛假數據背後,學生很受傷
與存疑的數據相比,就業率“摻水”直接損害應屆生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