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田與一蓋水庫:台人出地、出力,繳稅、耕種,最後自己什麼也吃不到。八田與一,日本帝國主義下殖民台灣的官僚幫凶。因此古時嘉南大圳也被稱為“咬人大圳”。
而據台灣學者、統聯主席戚嘉林撰寫的《台灣史》記載,嘉南大圳工程建好後,台灣稻米增產了208%,但是當時台灣人口也增加了53%,可是對稻米的消費量卻下降了23%,而對番薯的消費量上升了38%。因為台灣增產的稻米,半數以上都被運回日本,留在台灣的,也是提供給日本殖民者使用,所以台灣人民只能吃地瓜。
據台南地方志記載,嘉南大圳完成後,為了宣揚八田與一的“功績”,日本雕塑家都賀田勇馬製作了一個身著工作服、席地於堤堰上沉思模樣的銅像,立於烏山頭水庫。不過在台灣光復後,該銅像一直存放於八田住過宿舍的陽台上,直到1981年才重設於烏山頭水庫八田冢前。
民進黨2000年上台後,加緊對八田與一的“造神”,2007年7月時任領導人陳水扁頒贈對八田與一的褒揚令,表彰他對台灣農業的貢獻,八田與一的兒媳、孫子代為接受。
而賴清德任台南市長時,對紀念八田與一更為狂熱,島內輿論譏諷他應改名“八田清德”。台媒報道稱,2013年台南市政府確定每年5月8日為“八田與一紀念日”,賴清德甚至想請知名導演李安拍《八田與一傳》。
馬英九雖然曾出席過八田與一紀念活動,但他坦言,八田與一蓋了一座水庫,後來國民黨蓋十幾座;而八田與一修水庫雖讓稻米收成增加二三倍,但可惜後來都運到日本,“記住殖民政府都是掠奪性”。
曹謹才是台灣人永世該銘記的水利功臣
相比於被民進黨當局熱捧的日本侵略者同路人的八田與一,清朝台灣高雄鳳山縣令曹謹興修的曹公圳水利工程,雖然為大高雄地區水利發揮數百年作用,甚至今天還在發揮重大調節作用,但卻被民進黨當局刻意“冷落”。
家住有民進黨大票倉之稱的高雄鳳山87歲農民陳義儉表示,雖然民進黨在“去中國化”的意識形態下,刻意不提在高雄發揮了數百年作用的曹公圳,但是對於高雄人來說,不論藍綠,民眾家家都對曹謹曹公心懷感念。“我們每年都會去曹公祠”拜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