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8日電/在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供銷合作社(山東泰安)主題日活動在山東泰安舉辦。此間,記者聽到不少鄉親稱讚供銷合作社系統推出的社會化服務。“每到關鍵農時,服務隊就會來打理,不用擔心誤農時,還省了很多成本”“過去收麥子,頂著太陽淌著汗水,如今交給合作社,保質保量省心放心”。
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麼種”等問題,近年來供銷合作社系統持續深化綜合改革,探索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抽樣調查顯示,供銷合作社系統依托專業平台和服務隊伍,集中將農資供應、田間管理、收儲銷售融入服務鏈條,農業生產成本可降低10%至15%,提高小麥、玉米等作物產量約20%。2022年,供銷合作社全系統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達6.42億畝次。
供銷合作社系統的實踐是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一個縮影。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行動,大力發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會化服務,鼓勵區域性綜合服務平台建設,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營銷增效。近年來,在各地持續加強引導推動下,農業社會化服務成績顯著。數據顯示,全國現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04.1萬個,服務面積近18.7億畝次,服務帶動小農戶超過8900萬戶。
大國小農是我們的基本國情農情。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推動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顯示,全國2.3億農戶中,經營耕地10畝以下的農戶有2.1億戶,小規模農業生產經營的狀況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改變。當前,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仍存在與小農戶銜接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供需結構不平衡、服務能力存在差異和服務成本較高等突出問題。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必須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解決眾多小農戶幹不了、幹不好、幹了不划算的問題,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和水平,要創新模式,提升服務效率。在耕地易於集中連片、農業生產條件較好、農戶托管意願較強的地區,重點發展全程托管模式;在農戶具備一定種植能力但在部分生產環節缺乏機械、技術投入的地區,重點開展環節托管服務;在山區丘陵,立足地方產業發揮網絡優勢,延伸服務鏈條,開展經濟作物托管服務。
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和水平,要提升全產業鏈服務能力。要做好農資供應、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服務,同時,還要積極將服務延伸到農產品流通環節,在加工、運輸、銷售服務方面下功夫,助力農產品“賣得好”“賣上價”。
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和水平,要探索農業社會化服務新路徑。以山東供銷現代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新型企業經營主體,與村兩委合作,大力推進“土地股份合作社+全程托管服務模式”,在保證糧食安全上起了很好的托底作用,在引領農業現代化上充分發揮新型主體經營效率,在機械化作業、信息化管理、標準化生產服務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