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前兩年還好,昊文學習成績不錯,課餘讀個英語培訓班,周末上個奧數課,外加他喜歡的國際象棋班。文媽文爸工作忙的時候,接送和飲食就由爺爺奶奶負責,日子過得安安穩穩,井然有序。“大概是小學四年級左右吧。”那時文媽發現身邊不少朋友把孩子送去上海讀雙語學校,她也動心了,想嘗試走教育新路。
這一動,整個家庭教育任務就重了。整個一個學期,昊文外教老師的英語輔導時間是每周三個晚上的5點30分,這就成了文媽雷打不動的陪讀時間。文媽在外貿公司工作,同事們都知道,無論有什麼聚會,甚至加班任務,文媽都會婉拒,一下班就連忙飛奔回家。和輔導老師討論學習進度、發音語感。晚上也不追劇了,一邊看各校資料一邊在家長群裡討論詢問。
暑期,文媽給昊文在省城報了個英語強化營,為期一個月。好在暑期是外貿公司的淡季,文媽申請了兩周的年假,又和老板協商了一番,在省城找個短租房,她先去打頭陣,後10天則換文爸請年假陪讀。
這麼折騰了兩年,綜合各種考慮,昊文最終還是留在了傳統教育體制內。他上了區裡口碑很好的初中,成績優秀,保持在全班前10名,全年級前100名以內。但文媽的生活並沒有輕鬆起來,反而更焦慮了。“競爭太激烈了,好學生都在課餘拼命地學,一不小心就會被後起之秀超越。”才初中一年級,文媽已經有中考焦慮了,因為一進學校老師就告訴大家,想進當地最好的中學,“得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