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延世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金鉉哲(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北京8月29電(中評社報道組)“機遇與挑戰:後疫情時代的中韓關係展望”研討會於8月18日在線上舉行,在第三小節“中韓人文交流”的討論中,與會的中韓學者認為,中韓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兩國人民彼此都有一種親近感和認同感,這為兩國友好關係快速深入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同時也可以看出,中韓兩個社會之間非常缺少認同,如果中韓民間關係要追求更多“認同”的話,還應該去尋找兩國社會之間更多的共同利益、共同困難。與會學者希望在守護抗疫成果的基礎上,兩國繼續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繼續在政治、經濟、人文等領域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韓國延世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金鉉哲表示,韓中兩國是友好近鄰,韓中兩國人民交流歷史源遠流長。韓中兩國是實實在在的地緣相親、文緣相通、人緣相親,歷史上也有很多人物為不斷發展韓中友好積累了寶貴財富。
金鉉哲說,目前韓中兩國教育交流合作發展順暢,師生往來活躍,韓中兩國互為留學人員第一來源國。即便暫時受到疫情影響,但他對韓中兩國未來教育的多領域、多層化、多樣化發展充滿信心。
“我希望兩國政府及教育部門能夠繼續保持高水平的教學質量,進一步加強高水平學術交流與科研往來,為韓中兩國培育更多優秀的高水平人才。從韓中兩國未來發展來看,我希望在守護韓中兩國抗疫成果的基礎上,能夠繼續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繼續推動在政治、經濟、人文等領域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繼續樹立國際合作的成功典範,助力雙邊關係持續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在談及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時,金鉉哲說,該政策不是突然從習近平政府開始的,“大國崛起”和“和諧社會”是其前兆。通過古代文獻資料,我們可以知道,之所以把海上絲綢之路看看做連接亞歐的貿易之路,不只因為它是傳統學說,而是因為所謂的路是以網狀形式相互連接而成,使得不同的文化圈相互融合,從而得到共同進步發展。從這一觀點來看,海上絲綢之路的東邊海路把中國、韓國和日本連接起來便是符合情理的事情了。
金鉉哲認為,一帶一路摒棄了長久以來,重陸地親海洋的觀念,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提出要把文明空間和心理空間連接起來。韓國研究中國學的歷史已有數千年,通過各種交流可以看出,韓中兩國的文明空間和心理空間是可以融為一體的,這可以把開放、包容、平等和協作等現代人文主義精神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