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7月2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強調,“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實施好外商投資法,放寬市場准入”“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中國網發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文章表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是關鍵。經過改革開放40餘年的發展,外商投資政策的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長期穩居發展中國家的首位。
今年1月1日,外商投資法正式落地實施,成為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投資統一適用的新的基礎性法律。它以法律法規形式確立了對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等不再實行審批、備案管理,即實行“非禁即入”。對外商投資的准入、促進、保護、管理等作出了統一規定,為優化營商環境確實下定了決心、給足了力度。
從數據便可以看出,近年來中國的營商環境改善顯著。世界銀行新近發布的《2020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的排名從上一年的第四十六位大幅升至第三十一位。並已連續兩年被世界銀行評選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個經濟體之一。對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並不樂觀,疫情持續、貿易保護、市場低迷、供應鏈割裂等問題依然嚴重,全球經濟衰退不可避免。
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成果進一步鞏固,中國利用外資形勢明顯回穩。國家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679.3億美元,同比下降4%,其中,二季度增長5.1%,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7.9個百分點。僅以1月為例,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達3485家,保持了平穩增長的良好勢頭,外商投資預期和信心穩定趨好,外商投資法落地效果明顯。
文章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影響外商投資的不確定性仍然複雜嚴峻,實現全年穩外資目標任務仍然任重道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分別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下降4.9%和5.2%;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將急劇減少40%。因此,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對比,中國取得現在的成績都難能可貴。
文章認為,營商環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投資、發展、財產保護等各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建設。《外商投資法》正式實施已超過半年,這是中國外商投資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放寬市場准入、激發企業活力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首先,《外商投資法》的實施釋放了中國擴大開放的強勁信號,對提振全球投資者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其中明確了對政府採購中的外資企業的公平競爭原則等,將對提振外資在中國投資發揮積極作用。其次,《外商投資法》從法律上對市場准入與外資政策透明度等方面作出了大量細致的規定,明確了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提高了外商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最後,在積極吸引外商的同時,外商投資法也會產生“鮎魚效應”,倒逼國內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加速企業在“洗牌”機會中緊跟創新的步伐,進行轉型升級,實現適者生存。
就在上個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第32號令和第33號令,分別發布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本次修訂按照只減不增的原則,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傳遞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改革開放決心和信心。但從長遠來看,外商投資法律體系的建設和改革將是一項長期和系統性的工程,還有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明確。
如果要保持外商在中國市場持續活躍,亟需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更多採取改革的辦法破解市場中的堵點、痛點,讓外商投資吃下“定心丸”,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技術和知識產權的安全感到足夠放心。這也有助於加快中國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口的開放,有利於推進中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建設。
|